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嬴政随意地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复又埋首于那堆积如山的奏折之中。巴家,于他而言,不过是给扶苏的磨刀石而已,生死存亡,皆在他一念之间,巴清在的话,还值得上心,但是她四个子嗣没有一个成器的,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子嗣.......。
     “父皇……”扶苏却并未退下,再次开口。
     嬴政眉头微蹙,被打断思绪,心中略有不悦。
     “儿臣还有一策,或可缓解北境缺粮之困!”
     “平定巴家之后,可将巴家盐井收归官营,以其盐井所产之盐为引,驱使巴郡豪商,运粮北上,支援边关!”
     “哦?”嬴政眼神一凝,这倒是个新鲜的说法。
     扶苏将早已准备好的奏折,双手呈上:“此乃‘以盐引粮之策,详细步骤,皆在奏折之中,请父皇御览。”
     近侍连忙上前,接过奏折,恭敬地递到嬴政面前。
     嬴政展开奏折,目光如炬,一目十行地扫过。
     奏折上,扶苏详细阐述了“以盐引粮”的策略,从盐井的收归,到盐引的发放,再到粮商的激励,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极为周全。
     “这‘以盐引粮之策,乃苏博士灵光乍现,儿臣与五弟反复推敲,觉其可行,这才斗胆整理成文,呈与父皇御览。”扶苏躬身,言辞恳切,将功劳推给苏齐。
     嬴政接过,不过几页纸,但这以利驱商的法子,倒也有趣。“宣治粟内史、少府、李斯、冯去疾。”
     没一会儿,几人便到了,嬴政示意他们传阅“盐引之法”。
     看完后,殿内静悄悄的,没人说话。
     治粟内史苍柏左右看了看,见无人开口,心一横,站了出来。他现在可是纯臣!
     “陛下,此法构思精妙,实乃解决北境燃眉之急神来之笔!”
     “然……”苍柏话锋一转,
     “正如上面所说,要翻秦岭,渡黄河,路途艰辛,耗费甚巨。但若以水路为主,由长江入汉水,再转黄河,倒是能运,但每月运量,恐怕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旱季或冬季结冰,运量就上不去。这法子能暂时缓解北境缺粮的困局,但不是长久之计。”
     “嗯,说下去。”嬴政微微颔首,示意苍柏继续。
     苍柏心中一喜,继续说道:“臣以为,可双管齐下。一方面,实行‘以盐引粮之策,鼓励商人运粮北上;另一方面,加紧在北境屯田,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以求自给自足。”
     “如此,双管齐下,方为万全之策!”
     苍柏说完,退回原位,心中忐忑,偷偷瞄了一眼嬴政,见其面无表情,不知是喜是怒。
     李斯摸了摸胡须,也站了出来:“陛下,臣以为,此法虽有季节限制,但仍不失为一条妙计。巴郡富庶,以盐引诱之,必能调动大量粮草北上。至于长久之计,可再做谋划。”
     冯去疾也附和道:“臣附议。此法可解燃眉之急,至于长远之策,可待北境局势稳定后,再行商议。”
     “陛下,”李斯见嬴政似乎对“盐引之法”颇为满意,便趁热打铁,“臣以为,这‘盐引之法,不仅可用于北境,亦可用于其他缺粮之地。只需稍加变通,便可推行天下。”
    喜欢。
  

第114章 盐引之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