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察觉的嘲讽——布政使夫人面上捐再多,反正最后钱也是落在她们家里。无非就是逼得她们这些夫人出血而已。
     小桃把大家的反应都收在眼底,喝了口茶水继续道:“我想着等会各位夫人捐了银钱,总得想知道一共募捐了多少?银钱是怎么花出去的?都花在了什么地方?所以我准备了个箱子,还有近百本账簿,各位夫人在家当家理事,都会认字记账,等会儿想请大家把账记好,以后每一口井,打在哪个村,用了多少石料,灰浆,匠人的工钱都会记录在册,最后井打完了,各位夫人可以对账。
     这下大家将信将疑的看着布政使夫人,小桃率先把准备好的五千两银票放在盒子里,吩咐身边的丫鬟“去吧账本都分发给各位夫人。”等各位夫人人手一本之后,小桃用毛笔写下辽京布政使谢明谦夫人赵娇捐赠五千两。
     五千两!这绝非小数目!沂州城的乡绅富户一年刨除开销,能落下几千两已属不易。布政使夫人,竟然一开口就捐了五千两?
     在场的夫人有震惊、难以置信、敬佩、更多的则是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大家原本打算捐个三五百两敷衍了事就当给布政使夫人这尊菩萨上供,没想到布政使夫人先掏出五千两出来,让大家坐立难安。布政使夫人这一手抢先大手笔捐赠,让场上的夫人叫苦不迭,她们钱少了怎么拿得出手。
     小桃仿佛没看到众人的失态,继续道:“此五千两,是我与夫君多年积蓄,更是我们一家对三州百姓的一份心意!为彰善举,铭记功德,每一口深井旁,都将竖立一块功德碑,将捐资者的姓名、捐资数额,永世铭刻其上!让后世子孙饮水思源,铭记今日诸位夫人之仁德善行!”
     功德碑!对于看重家族声望、渴望流芳后世的望族乡绅来说,将自己的名字和善举刻在石头上,供后世子孙瞻仰还是很能打动人的。
     然而,五千两的震撼和名字篆刻功德碑,让各位人精似的夫人短暂的震惊过后,夫人们的心思再次活络起来。捐是肯定要捐了,但怎么捐?捐多少才能既不太伤筋动骨,又能在功德碑上占据一个体面的位置,还能让布政使夫人满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几家望族乡绅当家夫人都是熟识的,总不能互相打擂台,几家望族商量后每家出三千两。
     小桃笑着给十一家乡绅道谢,然后让丫鬟把十一位乡绅夫人捐赠的银票放在箱子里,自己亲自把十一位乡绅夫人家人名和捐资记录在册。等乡绅捐赠完后,就该轮到其他富户夫人了。
     富户夫人都沉默不语,在等其他人先出头,短暂的沉默后,一位身绛紫色锦缎、面容富态的袁夫人(家中当家人经营当铺和钱庄)率先开口,脸上堆满笑容,语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推诿:“哎呀,布政使夫人高义!五千两!真真是菩萨心肠,令我等汗颜!只是……唉,”她话锋一转,愁眉苦脸,“夫人有所不知,去年地动,我们家在三州的几处铺面损失惨重,至今还在修缮。加上这战事一起,生意更是惨淡,库里的银子都快见底了。这……这捐善款,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我们袁家……就认捐六百两吧,聊表心意,布政使夫人可千万别嫌少。”六百两,对于袁家的家底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这么敷衍?
     小桃淡淡一笑,摘下手腕上的翡翠手镯,轻声道:“我当年在京城为了筹集银钱的时候想当了这个手镯,袁夫人你家开当铺的帮我看看能值多少钱?我之前怕手里银钱不凑手,准备当了这个手镯捐赠。”
     袁夫人不敢再接话,她头上插着指甲盖大的血红宝石钗,手腕上带着厚重的金钑花钏,一身穿戴就好几千两银子是有的。小桃笑容淡淡的问:“袁夫人这手镯你家当铺还收么?”
     这下厅里落针可闻,各位夫人连呼吸都放轻了。袁夫人涨红着脸,小心翼翼的赔罪道:“布政使夫人说笑了。您已经高义捐赠五千两,实在令我等钦佩。”
     小桃举起手镯,又把手镯套在手腕上,声音平静道:“这镯子袁夫人不收就算了,前两天沂州刚大战,百姓和守城士兵死伤无数,我和我家大人都心里难过,袁夫人今儿来专门给我讲笑话,你是想逗个乐子呢?还是想拿我逗乐子?”转头轻声吩咐丫鬟道:“袁夫人家既然如今困难,我们不能强逼人捐赠,袁夫人是当家夫人,想必家中事多就不留你了。”
     袁夫人吓得冷汗直流,忙跪下道:“夫人饶命,是民妇不会说话,请夫人原谅民妇 民妇捐……”小桃淡笑打断道:“不用了,你家如今困难,留着家里做生意用吧!”转头对丫鬟道:“送客。”半点不留情面。
     丫鬟冬雪恭敬道:“袁夫人,请。”
     等丫鬟把袁夫人带出去了之后,各位富户夫人都小心翼翼,不敢轻易开口了。
     有个家里经营了好几个杂货铺子的夫人小心试探道:“布政使夫人,民妇捐七百两行吗?”
     小桃起身去握着这位杂货铺子夫人手亲切道:“杨夫人高义,我去年就知道你家铺子了,四个铺子在灾民落户后,你铺子里的东西都没有怎么涨价,实属难得。而且从去年灾后,落户的灾民手里都没银钱,你铺子里的生意都不太好,今天你拿出这么些银钱来捐赠,令我佩服。”
     杨夫人受宠若惊,没想到布政使夫人这么体谅她。她是怕捐少了,像袁夫人一样得罪布政使夫人,没想到她家情况布政使夫人都清楚。还夸她。她家也确实拿出这么些银钱来已经去了家底两成了。
     厅里的乡绅夫人们都庆幸捐得不少,要不然像袁夫人一样被赶走就麻烦了。富户夫人没人敢再“哭穷”,布政使夫人借着夸杨夫人就是在告诉大家,每家啥家底她有数,捐少了就是拿布政使夫人逗乐子,那就要命了。
     等杨夫人捐完后,小桃的目光落在了坐在她右手靠上位,一直沉默不语,但气场沉稳的周记粮铺东家老太太身上。这位老太太家在三州有多家粮铺,做生意多年,是三州有头有脸的商家。
     小桃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主动走到老太太身边:“老夫人,您老见多识广,德高望重。这打井利民之事,不知您老有何高见?”
     老太太心下一凛。这位年轻的布政使夫人,手段心机都远超她的预料。五千两的魄力,收拾袁夫人用来震慑她们的手段,都让她不敢大意。谨慎开口道:“夫人心系百姓,老身佩服。打井,确是功德无量之事。我周记粮铺,愿尽一份力。”
     小桃心中一喜,但面上不显,只是含笑期待地看着她。所有人的目光也都聚焦在老太太身上,等待老太太捐赠的数字。
     老太太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然后清晰地道:“周记粮铺,认捐……四千八百两。”这这个捐赠数,既体现了周记粮铺的实力和地位,又不压着布政使夫人的五千两。
     很快另一家钱庄的李老夫人站出来道:“布政使夫人捐五千两为万民谋福,为子孙积德,此乃大善!我‘李家丰盛钱庄愿紧随夫人之后,捐银四千八百两!愿这深井早日凿成,福泽万民!”这是不得罪周家老夫人了,两家捐得数额相同。
     那些原本还在犹豫的夫人们,眼见德高望重的周记和丰盛钱庄都捐了四千八百两,自己若是捐得太少,不仅在功德碑上排名难看,更可能被人说“不识大体”,以后在沂州影响名声。
     “我刘家认捐两千八百两!”刘家夫人立刻高声跟上,声音带着一丝急切。
     “苏家认捐两千五百两!”苏家夫人(书香门第兼有田产)也赶紧表态,书香门第更不能在“德行”上落了下风。
     “兰家认捐两千五两!”
     “冯家认捐两千八百两!
     很快富户们都赶紧掏钱捐赠,小桃含笑的给大家道谢,等到捐完了后,小桃让丫鬟当着大家面把银票点清楚,共计十五万八千五百两。
     小桃亲自在自己的账册上把各位夫人捐赠的捐资和姓名记录好,再把自己的册子递给大家,让各位夫人都誊抄下来。以后对账。各位夫人见布政使夫人这般行事,都暗自在心里琢磨,难不成这钱真要全用在打井上,而不是借名头搜刮他们的银钱。
     小桃含笑温声道:“诸位夫人高义,我代三州百姓,代我家大人,谢过诸位了!”她对着全场,深深一福。
     她继续安大家心:“今日所募善款,将设立专账,由布政司衙门与在座各位夫人共同监督,每一笔支出都详细记录,定期向诸位公示!”
    喜欢。
  

第316章 募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