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还需两位掌柜。小桃思忖,这世道掌柜多是男子,鲜有女子担任。如今三州历经地动,百姓由各处混编安置,邻里互不相熟,女子出来做工,闲言碎语想必也少些。她在远山县的女子学堂,除了孤儿就少有百姓送女儿来识字。若她能开风气之先,雇佣女掌柜,让百姓看到女子也能像男子一样当掌柜、挣月银,会不会就有人愿意送女儿来书院读书了?于是她在两间新铺子门口贴出告示,招募会识字、算账的女掌柜和女伙计。
告示贴了好几天,却无人问津。小桃心下琢磨:大户人家虽遭地动,损失的多是房屋,家底和田产犹在,其女子自然不会舍了脸面出来当掌柜。普通百姓连儿子读书都难,女子会识文断字的更是凤毛麟角。连她新建的女子书院,都无人报名。小桃不免郁闷。她想到辽东流放犯人中识字女子不少,但雇佣她们需允许其离开辽东,这权力她和水生都没有,唯有王爷才行。王爷此次开恩科允流放犯人应试已是破例,其他人可没这等机遇。
与此同时,边境的宣王也在为人才发愁。他志在天下,急需贤才辅佐。但辽东本地读书人少,巡抚公子周景宇的书院刚开办,学子成才尚需时日。辽东学识出众者,又多是流放犯人。
周巡抚在一旁不便多言。倒是一旁为王爷把脉的叶太医,状似无意地道:“王爷一举拿下四州,又在辽东自开科举,天下皆知,如今天下已是两分之势了。” 言下之意,先皇时期的流放犯人,在王爷治下虽未称帝,但行事已无异于一方之主。新皇登基,总要大赦天下以示恩德。
宣王摇摇头:“此时大赦,影响不妥。我会颁布诏令:除十恶不赦之罪外,凡在辽东服刑五年以上、遵纪守法之流放犯人,皆可赦免。”
叶太医与周巡抚闻言,眉头微跳。流放辽东的多是获罪的官员及其家眷,哪有什么十恶不赦之徒?真有通敌叛国等重罪的,先皇在京城菜市口就砍了,根本不会流放至此。王爷这道旨意,本质上等同于大赦,只是名义上更为谨慎,影响自然小得多。
喜欢。
第284 赦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