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他并未在意,只当是赵德福的一句普通问候,可现在听张富贵这么一说,他突然意识到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
此时,一阵风吹过,将散落在地上的选票吹得四处飞舞。李国柱的目光被其中一张选票吸引住了,只见“反对”栏里画着一个歪歪扭扭的圈,而那圈的墨迹在潮湿的空气中,竟然晕开了淡淡的水痕。
与此同时,赵德福正站在车旁,静静地目送着王建军离去。他的手不自觉地摩挲着脖子上的红绳,那是他母亲留给他的遗物。忽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猛地抬起头,望向村尾那片新圈起的荒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片荒地是镇里批下来的太行大街建设用地,原本应该是一片热闹的景象,可此刻却显得格外冷清。远处,几台推土机的轮廓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蛰伏的巨兽,静静地等待着什么。
而在会议室内,气氛却愈发压抑起来。李国柱眉头紧锁,他低声对身边的王建军说道:“王委员,这事儿闹得这么大,村里人心惶惶的,你看现在该怎么办才好?”
王建军深深地叹了口气,仿佛这口气中蕴含着无尽的无奈和沉重。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像是在对李国柱诉说着内心的想法,又像是在给自己打气,“国柱啊,这次选举失败,责任并不在我们身上。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气馁,接下来的工作还得继续啊。我们要尽快想办法稳定大家的情绪,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李国柱默默地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他明白王建军的意思,虽然这次选举失败并非他们的过错,但面对这样的结果,他们必须承担起责任,想办法解决问题。他缓缓说道:“我知道,可那些党员们都被美食吸引了过去,这说明我们平时的凝聚力还不够啊。”
就在这时,张富贵突然插话道:“李书记,你说得对。这些年大家都忙于生计,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讨论村子的发展。这次选举失败,也许是个警醒,让我们意识到团结和凝聚力的重要性。”
赵德福静静地站在会议室门口,他的目光透过窗户,凝视着外面的雨幕。雨水如珠帘般倾泻而下,模糊了他的视线,却无法掩盖他内心的思考。他暗自思忖着:这次选举虽然结束了,但村民们的信任和团结才是真正的挑战。他深知,只有真正为村子谋福利,才能赢得大家的认可和支持。
“赵书记,您看下一步怎么走?”一位年轻的党员凑过来问道。
赵德福回过神来,微微一笑:“小刘啊,先让大家回去休息,明天再开会商量具体事宜。眼下最重要的是把人心凝聚起来。”
散会后,李国柱和张富贵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上的泥泞让他们的脚步显得有些沉重。两人边走边聊,试图理清思路。
“老张,你说这次选举失败,是不是因为咱们平时跟村民沟通不够?”李国柱问道。
张富贵点点头:“没错,这几年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很少关心村里的大事。这次选举正好暴露了这个问题。”
“那你有什么好主意吗?”李国柱追问道。
“我觉得我们可以从改善村民的生活入手,比如修路、建学校、发展产业。”张富贵认真地说,“只要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自然会愿意参与村子的建设。”
李国柱点头表示赞同:“这个建议不错,我会跟王委员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尽快落实。”
回到家中,赵德福坐在桌前,仔细翻阅着村委会的文件。他知道,要想真正改变村子的现状,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关键词:修路、征地、补偿款。
这时,妻子端来一杯热茶,轻声说道:“德福,看你这几天累坏了,早点休息吧。”
赵德福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老婆,我知道大家都很期待这次选举的结果。我会尽全力带领村子走向更好的未来。”
妻子微笑着点点头:“我相信你,只要你真心为大家办事,村民们一定会支持你的。”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柳家村的土地上,带来了一丝温暖的气息。赵德福早早来到村委会,召集了几位核心党员,共同商讨村子的发展计划。尽管选举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波折,但他们坚信,只要齐心协力,一定能带领柳家村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喜欢。
第11章 土地变商楼 村民进高层(十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