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流动,时而化作路线图,时而变成签收印,时而显现金丹道印的虚影,仿佛有生命在其中呼吸。
三日后,大典成书。昆仑长老会的长老们亲自前来观礼,当他们翻开书页,看到“路线即经脉”的论述时,丹修长老抚掌赞叹:“难怪我炼的丹总差一丝灵性,原来是没懂‘药材流通如气血运行的道理!”看到“签收即因果”时,符修长老红了眼眶:“想起年轻时送错的那道救命符,至今心有愧疚,原来那是因果未闭环啊。”
仙界使者也来了,捧着大典的副本,感慨道:“仙界的典籍总说‘大道无形,蒯堂主却把大道写进了一个个包裹、一次次签收里,让无形化作有形,让高深变得可触,实在难得。”
玄真子的声音突然在灵堂响起,虽不见其人,却带着清晰的暖意:“老夫隐居千年,不如你十年行走。这大典当列为昆仑必修,让所有修士都知道,能把包裹送到该去的地方,与能御剑飞升同样可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册封大典那天,昆仑主峰的白玉广场上挤满了人。蒯迪元站在高台之上,将《物流修真大典》的正本交给昆仑掌门,封面的“流通”二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掌门高举典籍,声音传遍群山:“自今日起,《物流修真大典》为昆仑必修,凡我昆仑修士,必修流通之术,必守因果之诺!”
广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修士与凡人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惊得云雀从林中飞起,在天空中排成流通符的形状。林风激动地拽着赵安的衣袖:“你看!连鸟儿都在为我们庆贺!”
赵安望着高台上的师父,又看向身边那些来自不同世界的同伴,突然明白,大典的成书不是结束,是流通之道真正扎根的开始。以后会有更多人明白,修行不必非得斩断尘缘,在派送中守护承诺,在流通中连接人心,同样能证得大道。
大典被供奉在昆仑藏书阁的最高层,与《道德经》《飞升论》等典籍并列。有趣的是,来借阅的不仅有修士,还有凡人百姓——药农照着“灵草流通术”改良了种植方法,货郎根据“路线规划篇”优化了行商路线,连私塾的先生都从“签收即因果”里,教孩子们“言出必行”的道理。
半年后,蒯迪元收到一封来自下界的信,是个叫小石头的盲童写的,字迹歪歪扭扭,却力透纸背:“先生,我照着大典里的‘盲文符画了张穿云符,真的把信送到了镇上!原来我也能修‘物流道!”信的末尾,画着个小小的笑脸,像极了当年那个摸着经书的孩子。
蒯迪元把信贴在灵堂的墙上,旁边是四海龙宫送来的珊瑚画,画上山川间满是穿梭的包裹;对面是仙界使者赠的云丝图,图上仙凡两界的生灵正并肩打包。灵堂外的梧桐已经枝繁叶茂,弟子们在树下练习新的缩地成寸术,青衫与灰布的身影交织,像极了大典封面上的流通纹。
夕阳西下时,蒯迪元坐在案前,翻开新的派送记录。林风走进来,笑着说:“师父,刚收到消息,仙界要在南天门设个物流站,还说要请您去当首任站长呢。”
蒯迪元抬起头,晚霞正透过窗棂,给《物流修真大典》镀上一层金边。他想起十年前那个雪夜,自己在山神庙里许下的愿:“让每个包裹都能送到该去的地方。”如今看来,这个愿正在一点点实现,从昆仑到四海,从凡间到仙界,从过去到未来。
“不去当站长。”他笑着摇头,提笔在新的路线图上添了个箭头,指向更遥远的星空,“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灵堂的铜铃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清脆的响声,像在应和着什么。远处的物流锚点依旧在嗡鸣,与天地的呼吸共振,将流通之道的种子,播向更广阔的宇宙。而《物流修真大典》静静躺在藏书阁里,等待着更多人翻开它,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修行的终极,不是高高在上的孤独,是让每一份牵挂都有着落,让每一种善意都能流通,让这天地因你我而温暖,因流通而生生不息。
喜欢。
第40章 物流修真大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