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3章 姜大人年轻有为,实乃栋梁[2/2页]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鱼又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姜淮想了想,算算时间,从老家回京,又上值半年,又去了洪州三个月,将近快一年了,碑也该立好了。
     “目前没有时间,皇上不放假,只能等以后再说。”
     秦氏点点头。
     ……
     几日后,姜淮上朝。
     这日晨曦初露,朝阳映在鎏金蟠龙柱上。
     此刻,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鸦雀无声地等待早朝的开始。
     姜淮站在文官队列中,双手捧着奏折。
     那日皇上说,要让他再一次在早朝上汇报洪州赈灾情况。
     “皇上驾到”随着太监尖细的嗓音响起,满朝文武齐刷刷跪倒在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姜淮随着众人行礼。
     此刻瞥见龙椅上那道明黄色的身影,昨日没仔细看,今天仔细看,皇上似乎消瘦了些。
     想必是为朝廷忧心所致。
     “众爱卿平身。”隆庆帝的声音沉稳有力,“今日朝议,首要之事便是听取钦差大臣姜淮汇报赈灾事宜。”
     姜淮心里一紧,当即深吸一口气,出列:“微臣姜淮,奉旨赈济洪州雪灾,历时三月有余,今特来复命。”
     皇上微微颔首:“姜爱卿辛苦了。洪州雪灾,朕甚为忧心。卿且将赈灾详情道来。”
     “是!皇上!”
     之后姜淮展开奏折,再次将那日的汇报的内容重新播报了一遍:“回禀陛下,此次雪灾波及三县十乡,青山,杏花两县最为严重,受灾百姓达万人。微臣奉旨后即刻启程,抵达灾区后采取以下措施...”
     姜淮详细汇报了设立粥棚、安置流民、防疫,重建房屋等具体工作。
     说到动情处,姜淮不禁想起那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灾民。
     “...截止微臣返京之日,共设立粥棚一百余处,每日救济灾民千余人,重建房屋千余间,发放棉衣棉被一万套,药材两万两白银...”
     姜淮继续道,“幸得陛下洪福齐天,灾情未引发瘟疫,百姓皆感念皇恩浩荡。”
     之后姜淮将百姓送的几样东西展示出来,“虽是些薄礼,恰恰展现洪州百姓的真诚淳朴!”
     等他汇报完毕,殿内一片寂静。
     姜淮垂首而立。
     “好!”皇上突然拍案而起,“姜爱卿办事得力,朕心甚慰!从洪州百姓赠你的心意而言,你确实为洪州百姓出了不少力!”
     这一声赞许如同打开了闸门,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赞誉之声。
     “姜大人年轻有为,实乃朝廷栋梁之才啊!”礼部侍郎率先开口。
     “确实如此,姜大人临危受命,不辞辛劳,真乃百官楷模。”另一位大臣也跟着附和道。
     此刻姜淮眼角余光却扫到站在队列中的,之前被削去职位的永宁伯。
     只见永宁伯身着伯爵朝服,面色复杂地站在那里。
     他既没有加入称赞的行列,也没有出言反对。
     许久不见,姜淮觉得他鬓角的白发似乎更多了。
     正当姜淮思绪飘远时。
     杨温茂杨阁老缓步出列,他一开口,满朝文武立刻安静下来。
     “陛下,老臣有几句话要说。”杨阁老的声音虽轻却极有分量,“姜大人此次赈灾,不畏艰险,亲赴灾区最严重之处,不贪不占,不辞劳苦,如此品行,实属难得!”
    喜欢。
  

第223章 姜大人年轻有为,实乃栋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