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过继给你们,总归也算一家人。”
     “那他俩同意不?”许丹秋道。
     “我之前暗地问过他俩,他俩同意。”
     “是嘛?”姜阳和许丹秋听了,心里松快很多。
     如果他们真的命里无子,大哥大嫂真的愿意这样做?
     …………
     吃过饭,大家都散了。
     姜阳在院子里消食儿,他动动胳膊,动动腿,背着手走了几圈。
     杨同甫见了,把姜阳叫过去。
     “阳弟?”
     “咋了?杨哥。”
     “你有没有想过,你俩无子,有时也不一定是弟妹的原因。”
     “啥?”
     之后杨同甫将姜阳拉到一边的角落里,随后拍着他的肩小声道,“阳弟有没有在那事上,有时有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有一泻千里之态?”
     姜阳听了,当即面色羞红,就要抬手。
     杨同甫一把猛的抓住他臂膀,神色严肃道,“阳弟,我把你当兄弟才跟你说这些话。”
     姜阳一愣,随即看向杨同甫,低声道,“莫非杨哥还会看病?”
     杨同甫点点头,“早年养永儿,四处讨生活,做过一段时间江湖郎中,到处给人治病开药,会那么一点。”
     “那该怎么治?有时确实会有你说的这样的现象。”
     “过来……我给你说。”
     之后杨同甫在姜阳耳边小声说了什么,之后又写了个方子给姜阳。
     “阳弟,按照我说的,不出三个月,弟妹必有好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见他说的这样情真意切,姜阳收起方子,拱手一喜,“多谢同甫大哥。”
     次日,姜阳就按照杨同甫说的抓了几副药回乡。
     这个时代,无子都会默认是女方的原因,加上很多男子讳疾忌医,打死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有病,因此延误病情。
     姜阳还算有人点拨,加上愿意配合治疗,思想还是开明的。
     之后几人散了,回去了。
     ............
     时间很快。
     次日,就是府试第二场。
     姜淮照旧早起赶到考场,然后搜身检查,找到座位开始考试。
     第二场考的是杂文。
     就是考诗赋对联,要求学生作诗,写对联,这是为了考察考生的文学功底。
     姜淮拿到考卷以后,快速浏览了一遍,随后看了看这些对联题。
     第一题,是一个励志自勉联。
     上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请对下联?
     姜淮看了看这道题,前面三句很好理解,有志气的人,事情最终能做成,像楚霸王一样,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则是说古代秦地险要,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终属楚,是说秦所属的险峻领地最终还是被项羽占领了。
     理解了意思,就好答了,姜淮思索片刻。
     研了研磨,随后写下: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苦心人”指用心良苦、勤奋努力的人,“天不负,”老天不会负他。
     越国虽已亡国,但凭勾践等君臣忍辱负重、最终越国还是靠三千越甲一雪前耻,得以保全。
     这里的三千越甲,并不是指只有三千越兵,三千只是虚数,代表勾践的精锐部队,体现他十年精聚的复国决心。
     答完这一题,姜淮就看下一题。
     第二题,是一个拆字联。
     上联:若不撇开终是苦,请对下联?
    喜欢。
  

第56章 答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