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5章 三大难[2/2页]

穿越1951 女儿养了一只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关系的。别看我现在好像吃亏了,可我要做啥事,好朋友见了不得帮衬一把?我爹说了,两百亩苹果园是我的起点,真要靠我一人,那得到猴年马月去。”张无忌笑着说道。
     “那也不至于让那些不怀好意的人跑过来沾光啊。”郑桐在这地儿待了好几年,这些天认不认识的人接触多了,有些心怀龌龊的他可是看在眼里。
     “老郑,咱们哥俩投缘,我到这儿您没少帮我,您放心,有些人是人,有些人是鬼,我心里有杆秤呐。有些人打过一次交道,这辈子不会有下次,就当结个善缘吧。”
     张无忌可不是糊涂虫,从小的精英教育不是白学的,待人接物自有一套,不然李旭东也不敢把自己儿子扔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只是可惜,这么多人,居然没几个想看书的。
     “你心里有谱就行,小宁,还有哥几个,大家都帮无忌看着点儿啊。”整个知青点的规模不大,加上张无忌,总共才十一个,其中还有仨女知青。张无忌和郑桐最先认识,除了一开始郑桐有些小算计,他还真没啥坏心思,处处帮着这个看似憨傻的张无忌。
     “放心吧,那帮家伙要真敢拿咱无忌哥当傻子糊弄,在我这儿就说不过去。”小宁伟的话引来一阵共鸣,一开始谁又不是把张无忌当人傻钱多的傻子呢。
     一次抢运过程中,张无忌能扛动两个两百斤的麻袋,所展现出来的实力让大家知道了他的武力值,从此不敢再小看他。
     郑桐发现这家伙看似憨傻,其实眼光长远,城府深沉,看似亲和,实则疏离,只有真正走到他的内心深处,他才会真正敞开心扉。出于好奇,郑桐对这个总把“我爹说了”挂在嘴边的张无忌的爹有了很大的兴趣,这个“我爹”到底是谁啊?居然敢把香江的东西直接邮寄过来,还他娘的大张旗鼓,一点儿都不怕查。
     “等有机会回城,你会见到我爹的。桐子哥,我爹说农业兴国、工业兴国、科技兴国、金融也能兴国。家里已经有了三哥在弄科技,所以我被分流搞农业。”
     “难道你爹让你一辈子修理地球啊?”郑桐有些替张无忌感到不值。
     “嘿嘿,哪能啊,我爹说了,老人家又不是神仙,谁还能长生不老,真的活一万岁?等到新人上台,这三把火估计就要烧到教育上面来,咱们国家科技太落后了,不出三年,高考肯定得恢复,咱们这些知青都能考大学,凭成绩进大学深造。”
     “所以这些书籍才是真正的宝贝?”蒋碧云问道。
     “嗯,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你们没事可以多看看书,要是有啥不懂的,可以找我,我们一起探讨。”
     谦虚,绝对的谦虚了!张无忌是英格兰牛津大学的学士毕业生,学的东西和内地完全是两个概念,领先了好几个层级。
     “我说无忌,这些外国书怎么文字都不一样啊?”一个姓那的知青随手翻了翻几本外文书问道。
     “哦,这些书有英文的,也有德文和法文的,我爹说苏联的书籍没什么意思,这样的国家就是靠着体制才攻克了几个科技上的难关,很容易被老美牵着鼻子走,不出三十年,就会因为内部问题而败亡的。”张无忌的话落在众人眼里,颇有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味。
     苏联,强大的苏联,钢铁洪流的苏联会在三十年内垮台,这事儿谁也不会相信的。
     “都别看着我呀,我爹说了,东欧和西欧之间其实就是一衣带水的关系,自从苏联提出缓和政策以来,经济文化的交流会促使那些东欧各国高层偏向西欧。至于深层次的东西,我爹没说。”
     真没说么?对自己家人,李旭东哪有不讲的,只是张无忌看着大家的脸色,懒得讲罢了。一时间,知青点落针可闻。
     有一句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强大的苏联,如日中天的苏联怎么可能会垮台!
     “无忌,这些外国字儿你都认识?”蒋碧云问道。
     “也算系统的学过吧,和他们交流还是没啥问题的。”张无忌回道。
     嗬,这可是好几个国家的文字,大家诧异的看着他,就像看怪物一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我知道,以前清大有个专家叫陈寅恪,他就会很多个国家的语言。”郑桐到底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懂的比一般工人家庭多了不少。
     其实我爹比陈寅恪厉害多了!张无忌这话放在心里,没敢讲出来。
     “睡觉睡觉,明儿还得上工呢。”郑桐沉默了一阵说道。
     睡是睡不着的,郑桐黑夜里睁着两只大眼睛在思考。他不止一次想要追问张无忌,他爹到底做了什么样的贡献,可张无忌回答他的话都是引用了他爹的原话。
     “如果未来,因我的努力,能让华夏少走一些弯路,那是因为华夏生而伟大绝非我的功劳。”
     “嗳,你爹挺牛逼啊,可是我怎么就孤陋寡闻呢?”工地上,郑桐有一搭没一搭的找无忌聊着。
     “我爹说了,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重工业需要轻工业和农业不断输血,现在咱们轻工业发展不起来,苦的就必然是咱们种地的农大哥了。什么时候真正实现农无税,咱们这个国家就算是真正发展起来了。所以带动农业发展,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三大问题中的一大难点。”
     “还有两大难呢?”郑桐问道。
     “教育,咱们国家聪明人那么多,可有几个真正读过大学?知识的脱节必将是教育和科技的致命伤。”
     “还一个呢?”隔了两条垄的马瑞马知青问道。
     “老大难!咱们要是在旧社会,都特么当爹好几年了,孩子都会打酱油了。”旁边一小子插话道。
     “哈哈哈,哈哈哈。”大家的声音都不小,听着都乐不可支。
    喜欢。
  

第255章 三大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