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您家这是直接在树上催熟的,再运过来的吧?”
“不是啊,您瞧瞧,这还是活荔枝呢,说是从南半球的什么岛空运过来的,您放心,不健康的食品我家那位不敢让我碰。”秦京茹笑面如花的答道。话语里有几分故意显摆,又有几分得意。
不健康的食品?那是什么东西?替代粮算不算?野生植物算不算?最艰苦的年月里,猪比人都吃得好,还不健康的东西,这特么的是人话?要不是李旭东只要回来就没少捐钱捐物,就凭你秦京茹,老子不让你游街示众老子都跟你姓!
“小秦啊,这荔枝太稀罕了,咱们这的五保户和军烈属吃着实在是浪费,还不如送给上面领导换些别的物资过来,你看这事儿......”谢主任的想法很单纯,这荔枝吃了也不顶饱,还不如换点实用的东西给街道里的困难户呢。
“谢主任,我们家老李说了,这荔枝不算个啥,直接分给他们就是,要是那些烈属家里实在困难,咱们家也不能不管不顾,该捐钱捐钱,该捐物就捐物,不能让办事处的同志难做。我们老李还建议咱们办事处办个集体企业,安置咱们办事处的那些小青年,要是将来能扩大再生产,咱们还可以把那些知识青年召回来。”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扇门。秦京茹完美的继承了李家不媚上的光荣传统,什么领导值得我们老李家巴结?不说印尼和大汉国,就是白金汉宫的女王还热情邀请我去做客呢。
“哦?集体企业?咱们这没什么东西可以生产的啊?”谢主任有些头晕,天上突然掉下个大馅饼,不偏不倚正好砸在自己的脑门子上。
“嗐,我们家老李既然敢给你出主意,就肯定有办法,你直接找他问问不就完事了么。只是你向上汇报的时候不能说这主意是老李给你出的,得是你自己想出来的,不然上面怪罪下来,你吃了挂落可别怨我们家老李。”秦京茹可不是贪图谢主任登门送的礼物,老李赚钱的主意再多,也不能轻传。
这时代的人都很自觉,饭点的时候轻易是不登别人家的门的,主人家说不定没做什么菜,你登门了,主人是留你吃饭还是不留你吃饭,都是个让人尴尬的问题。
当晚七点来钟的时候,谢主任就带着两瓶汾酒和一条中华烟到了李家。一番寒暄过后,李旭东就出了个主意,办个木器厂,生产高中档家具,高档的肯定是红木家具,用于出口,中档的就是普通木头,做当下最时兴的家具。
销路?
“这个简单,高档家具的出口渠道是现成的,直接和香江那边对接就是了,我老李家直接开个公司包了销售渠道。不过高档的木料可不太好找,这个您得找人收购,另外那些遗老遗少手里多多少少都有些老家具,您这办事处和回收站对接,直接把那些旧家具收回来就是了。老工匠带新学徒,管一日三餐,再加十三块五的学徒工资,招的就是那些劳苦大众家的孩子。”
“中档家具的销路就要你们自己打开了,三十六条腿做好还不简单么?不仅可以和供销社合作,还可以联系各大单位,让他们过来采购。至于那些边边角角的废料,其实也有用处。我再想办法引进一套制造中密度纤维板的设备,这种板材的用途十分广泛,做出来的家具用个十年八年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李旭东随口几句话就把后世霸占“唐僧”的女富豪腾飞之路挤没了,他不是靠这个赚钱,而是变着法的给国家储备外汇的机会。
“老李啊,感谢的话语千千万,但我说不出口。您要是还有什么路子,您暂时也别说出来,等我把这个工厂办起来,我再来向您请教。您是不知道办事处的难处啊,整个街道......”谢主任似乎要在老李家开诉苦大会了。
“谢主任,内地我去了不少地方,哪哪都不容易,现在不容易,将来更不容易。您想想,机器越用越老化,将来我们这一批人退休了,机器设备是不是也要更换了?我们为国家创造过效益,国家是不是得给我们开退休工资?是不是得给我们报销医药费?一个工厂到底有多大的利润,经得起这样的开销?”
李旭东不算国家干部了,但这话说出来还真出自公心。
“嘶,您说的这个我真没考虑过,老李,咱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只能管好我这一方土地。不过我可以保证,只要工厂效益好,该给工人们的福利我一分不少的发给大家,我不是那种只唯上的人。”
谢主任不敢顺着李旭东的思路往下想,他是过来人,刚建国的时候群众是个什么样的面貌,困难时期又是个什么样子,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些起色,谁愿意给自己找不痛快?
这年月,有担当的干部还真不少,他们真敢顶着上面的压力,给下属和同僚背锅,远不是后世那些只会推脱责任的干部可以比拟的。谢主任也是个明白人,知晓李旭东的处境,这样的事情还是自己出面最合适。
“您这话我爱听,行了,您回吧,这礼品您拿回去也不合适,就放我这里。京茹,谢主任送了礼,你看着给回礼吧,我就不操那心了。”富贵到了李旭东这地步,你就是送他一座金山,他也没啥感觉,他在乎的是情谊。
谢主任高兴的走了,带回去的东西自然都是舶来品,价值不会低于他带来的礼物,而且还稀罕,至于是不是真比国产烟酒好,那就因人而异了。
“京茹,这谢主任还算实在,给他送些功绩也没什么,他要是再年轻个一二十岁就好啦。”李旭东自嘲的笑了笑,他倒是想碰到几个后世的名人,可惜啊,名人终究还是太少了,自己这辈子估计很难碰到那些个了。
喜欢。
第252章 对历史的认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