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人路易·罗威与法国妻子经营的罗威饭店(CHEZ LOUIS)曾是霞飞路975号的地标,以高卢式“上台服务”闻名——厨师推着半成品餐车至客人桌前现场烹制,银质餐具在吊灯下闪烁,餐车滚轮声与酒杯轻碰声混着壁炉柴火的噼啪声?。
战争阴云下,餐厅玻璃窗蒙着防震纸条,顾客低声交谈中常夹杂对时局的忧虑,而侍者仍坚持用熨烫平整的白餐巾托着焗蜗牛与洋葱汤穿梭于红丝绒座椅间?。
推开雕花铜门,一股混杂着焦糖洋葱、白葡萄酒汁与雪茄烟气的暖流迎面扑来,瞬间融化了衣领上的冰碴。
锡克族门童阿米尔接过客人的貂皮大衣,他的猩红头巾在门厅的威尼斯镜前一闪而过,镜面右下角有道新鲜的裂痕——三天前的流弹所致。
天花板的洛可可浮雕间悬着三盏黄铜吊灯,烛形灯泡因电压不稳而忽明忽暗,在孔雀蓝墙纸上投下摇晃的葡萄藤影。
原本镶嵌镜面的西墙如今钉着松木板,上面贴着泛黄的《字林西报》剪报和手写今日菜单,墨迹在“战斧牛排 38元”处晕开一片。
靠窗的第三张桌子永远空着——那里有块被弹片击碎的彩绘玻璃,老板娘索菲亚用一盆风信子遮挡缺口,冷风仍从花叶间隙渗入,吹得银烛台上的泪蜡歪斜如钟乳石。
领班雅克——前马赛歌剧院提词员——以夸张的滑步避开地板上翘起的橡木条(三个月前炸弹震松的),他的燕尾服后摆扫过壁炉时,带起几星灰烬。
四位白俄女侍应生踩着磨损的鞋跟,像受过军事训练般精确地穿插于十二张餐桌之间,她们浆硬的蕾丝围裙口袋里,除了开瓶器还塞着防毒面具的鼻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路易亲自推来的镀镍餐车如同移动堡垒,上层架着酒精喷灯和铜柄煎锅,下层暗格藏着黑市换来的瑞士奶酪。
他表演火焰煎虾时,蓝火舌舔舐的不仅是黄油,还有车身上“PARIS 1925”的刻痕。
?普鲁士产牛排刀被磨得极薄(金属配给制后不再进口),叉齿间还留着上周某位日本军官用餐时掰弯的弧度。
?覆盖着绣有鸢尾花的亚麻布,掀开后是掺了玉米粉的“高卢式长棍”,硬度足以在桌角敲出暗号般的节奏。
路易用普罗旺斯方言咒骂烧焦的酱汁,银勺碰撞汤盘的脆响,某位外交官情妇的珍珠项链在香槟杯沿轻叩。
霞飞路上有轨电车碾过冻硬的轨道,租界巡捕的皮靴踏碎薄冰,更远的闸北方向,断续的炮声像沉闷的定音鼓。
当索菲亚用缺角的塞夫勒瓷器端上舒芙蕾时,整个餐厅会陷入几秒寂静——人们凝视着那团在战火中仍固执膨胀的金黄泡沫,直到它如所有易逝的美好事物般,在钢叉下无声坍塌。
Art Deco风格的放射状吊灯投下琥珀色光晕,照见墙角堆放的沙袋——为防流弹,镜面墙被木板钉死,但水晶烛台仍固执地折射着破碎的光斑。
留声机播放的《玫瑰人生》时常被防空警报打断,穿貂皮大衣的贵妇与裹粗呢外套的记者共享同一张大理石圆桌?。
菜单用铅笔划去昂贵的进口食材,代之以本地腌肉与罐头芦笋。
罗威饭店着名的“火烧冰淇淋”仍在供应,朗姆酒点燃的蓝色火焰成为昏暗餐厅里最明亮的点缀,常引发客人的短暂欢呼?。
喜欢。
第288章 感情纠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