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以便于管理。”
大汉的制度,三公九卿等高级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比两百石以上的官员,主要由丞相负责任免,其他诸如尚书台和太常共同参与,根据察举制等选拔方式进行任免。
如今丞相的职权被一分为三,官员任免权也随着更加分散。
三省六部制目前只完成了一半,是时候让吏部登场了。
“可以设立一个专门部门,比如叫吏部。
除了由陛下亲自任免的官职外,其余中下级官员的任免全都交由吏部管理。
按照三省职权划分,吏部应属于尚书省管理。”
你说归谁管理?
李蔡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你要是谈这个,那咱们可就要好好说说了,有些事不能着急,但有些事也不能不着急啊。
李蔡心中盘算着,吏部要是归他管理,不就等于把官员任免权放到他手里了么。
幸福来得太突然,李蔡有点不适应。
虽然只是中下级官吏,那也好的很呐,天下最多的就是中下级官吏。
如今他身为尚书令,看起来很风光,但毫无决策之权,只能听命干活。
把中下级官员的任免权集中到吏部,无疑是扩大了他的权限。
“富民侯此言有理,两千石级别的官员终究是少数,天下最多的还是中下级官员。
由吏部统一管理,能
让军中将士去各地任职,牵连广大,由吏部进行推进会更加稳妥。
大将军,你认为富民侯的建议如何?”
三省六部,刘彻早都知道了这个制度,但一直没有推行。
吏部的权限,实际上是把各高级官员自辟掾属的权力给拿走了。
即便有所剩余,也都所剩不多。
最大限度的把中下级官员任免权拿到了朝廷手中。
会遭受多大阻力,显而易见。
如今携对匈奴的大胜之威,加之安排有功将士去官府任职的名义,终于到了可以动手的时候。
谁敢跳出来明着反对,大汉军中的有功将士可不是好说话的。
能立下功劳的,都是在战场上杀出来的。能杀敌人,自然也能杀阻拦他们前途的人。
枪杆子在手,刘彻说话就是硬气。
大殿内,群臣也都反应过来,大将军的提议只是对他们动一小刀。
富民侯的提议才是直戳要害。
设置吏部之后,他们自辟掾属的权力也就所剩无几。
论对内动刀子,富民侯才是天下第一。
大小官员的任命几乎都纳入到朝廷掌控之中,连基层小吏的任用都要控制一部分。
朝廷的权力,更确切的说是皇帝的权力会空前加强。
“陛下,臣认为富民侯的建议非常好,乃是为大汉谋求万世基业的良策。”
卫青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
即便吏部的设立会损害他自己的一部分权力,但卫青并不介意。
满朝大臣都喜欢豢养门客,但是他一个门客都没有,又怎么会在意自辟掾属之权。
“依臣之见,设置吏部的好处有三。”
喜欢。
第965章 对内动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