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14章 并不是非儒家不可[2/2页]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我要吃山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火,传宗接代。
     但孟子原本的意思是,不孝的表现有很多,以不尽后辈的本分为最,“三”只是个虚数。
     当然,孟子怎么想的不重要,他懂什么,话说出来就是大家的,大家统一意见后,自动取得这句话的解释权。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东汉时就有人把这句话重新做了解释,赵岐在《十三经注疏》中说:“于礼有不孝者三,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
     陆鸣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这么理解是有道理的,东汉的人都这么说,我一个现代人这么说岂不是很合理。
     可惜,面对苏武的时候,这话说不得。
     一提到儿子,苏武神情有些萎靡,不复之前的意气风发,他纠结了一会才开口,
     “陆兄,我成亲也有一段时间了,怎么还没有孩子呢?”
     “别担心,会有的,现在要说的不是孩子的事情。”
     历史上苏武是有儿子的,去匈奴前有一个,去匈奴后有一个,身体没问题,不必担心。
     “你要是真的想去,我也不拦着你,但也不会举荐你,你去和博望侯竞争吧。”
     和博望侯竞争出海的机会?
     苏武想了想,这比生儿子难多了,而自己连儿子都还没生出来呢,要不还是识时务吧。
     看他那表情,陆鸣就知道他知难而退了,掏出东西递给他,
     “看看吧。”
     苏武接过来一看,“对新纳入大汉区域开展教化的工作建议,你又要搞事?”
     他抬头看向陆鸣,“你刚给儒家来个大的,让董仲舒都改变了自己过往的主张,现在又想把他们去教化蛮夷?”
     虽然董仲舒为首的一批儒家人士,在黄金白银的利益面前败下阵来,不得不改变口径,但他们心里未必认同新的政策。
     你刚打完人家,就想让人家给你干活,是不是想的太美了。
     “你看清楚,里面明确提到儒家了么?”
     苏武猛地想到什么,拿起奏折又仔细看了一遍,“没有儒家,你想做什么?”
     “不是我想做什么,这是陛下审核过的东西。”
     儒家占据统治地位已经将近二十年,苏武下意识以为教化特指儒家也很正常,但陆鸣要告诉他,这么想是不准确的。
     “谁说教化这种事非儒家不可,刀剑也能教化人,而且效果很好,见效极快。
     他们儒家不去做的话自然有别人去做,何况儒家内部也有不同的学派,一部《春秋》就能分出公羊、谷梁和左氏,他们之间也有竞争的。
     法家和黄老传承尚在,也不甘心就此没落。要是儒家自以为万事大吉,朝廷非他们不可,陛下可不会被他们拿捏。”
     罢黜百家,是对儒家和朝廷都有利的事情,儒家的地位是靠他们的作用争取来的,要是他们没有作用,刘彻可不会多眷恋他们。
     比如天人感应,一向就为刘彻所不喜,现在更是几乎彻底抛弃。
     “奏折上的建议已经被陛下采纳,现在需要你写一篇文章,号召天下的读书人前往河西四郡和南越九郡,
     朝廷会在那里开办官学,由他们教授学子。”
    喜欢。
  

第814章 并不是非儒家不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