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非也,非也。”
     霍光轻轻摇头,“是并入华夏,成为中国人,而不是成为汉人,你的说法有些不准确。”
     西周时期,中国一词还是个地理概念,取天下之中的意思,到了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成为华夏诸国的自称,与四方蛮夷相对应,
     “中国”一词与“华夏”经常互换使用,内涵逐渐增多。
     到了秦汉时期,尤其是汉朝,司马迁在《史记》中频繁使用“中国”来代指汉朝疆域,《匈奴列传》和《南越列传》中都多次提及中国。
     足以见得,“中国”在大汉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太学生们能听得懂。
     太学生们皱着眉,他们有预感,富民侯又要搞点事情出来,可无论他们怎么问,霍光都是一句“我也不清楚”。
     ……
     未央宫中。
     “对新纳入大汉区域开展教化的工作建议,”
     刘彻一抬头,“一看标题就是你的手笔,中国,汉朝,以汉人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这就是你对未来的规划么?”
     不声不响,陆鸣又给他搞了个大活。
     大到刘彻也要仔细斟酌几天才能给出答复,这个决策事关后续上百年甚至是几百年的国家走向,由不得他不慎重。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开放与包容的朝代。
     唐太宗策略的对错我不敢断言,但是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矛盾是始终存在的,
     因此一定要保证汉人主体的战斗力,能够镇压一切叛乱,否则有些惨痛的教训可能依旧会上演。
     陆鸣没说是什么,但刘彻还记得,
     他暗自啐了一口,司马家那群狗东西,误国误民。
     “主体稳定,整个国家才能稳定,匈奴,百越,西南夷等少数族群才能相安无事,否则必然征战不休。”
     带头大哥在,并保持强大,其他小弟自然安分守己,否则小弟们之间总要角逐出新的带头大哥,相安无事是不可能的。
     五胡十六国期间,各族政权征战不休,民不聊生,
     实际政权数量远远不止十六个,只是按照北魏崔弘所作的十六国春秋的通用称呼,天下的纷乱程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事实证明,这片土地需要一个能起到定海神针作用的带头大哥,带着大家共同发展。
     定海神针靠什么镇海,靠名字么,当然是靠威力,有了这根威力巨大的铁棍,才有了定海神针的名字。
     “先是要改变对外军事思想,把仁义从战争要素中拿出去,再提出大汉如今的对外形势,需要应对形形色色思想文化迥异于大汉的异族,
     以金银矿等外部利益为诱饵,吸引大量得利者支持海外开拓。
     最后再以教化为名,从儒家中吸引一批支持者,去把开拓出来的地方移风易俗,成为中国的一族。”
     刘彻点点头,“你这套东西很连贯啊,打,为什么打,找谁帮着一起打,打完怎么办,都考虑好了。”
     

第803章 一套连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