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送去排版刊印,下一期的报纸上就让世人看看世界之大,不要理所当然的把异族当正常人。”
     ……
     “老师,天下人会相信你对倭人和身毒人的判断么?”
     送去刊印的文章不是陆鸣自己写的,霍光也出了不少力。
     借用董仲舒观点的部分就是霍光写的,打入对方内部的成果已经初步显现出来,
     霍光懂儒家,能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有的人会信,有的人就是把事实扔到他脸上也不会信,强求不来。
     重要的是,我要给信的和可能信的那些人一个相信的理由。”
     想让别人相信,改变用兵策略是有必要的,总要给人家一个理由。
     巨大的利益,迥异的人性,就是陆鸣给他们的理由,
     大一统之下的统合四夷,让蛮夷沐浴教化,则是陆鸣给他们的台阶。
     总不能直白的告诉他们,我们出去就是为了赚钱吧,容易陷入到义利之争。
     对儒家是不能赤裸裸的谈利益的,总要打一个高大上的旗号。
     确切的说,不仅儒家如此,世界灯塔去他国搞政变的时候,也要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
     符合他利益的,首陀罗都可以是民主自由的产物。
     相对来讲,大汉时期的儒家,很多人是真的把义放在利的前面。
     为了团结这部分力量,真的要给他们一个教化蛮夷的机会。
     陆鸣又拿出一份计划,
     “你看看,有没有儒生会感兴趣。”
     霍光接过来一看,《对新纳入大汉区域开展教化的工作建议》,
     嗯,这个标题很富民候。
     全篇其实就两个主要建议,一是招收当地权贵子弟进入太学,学习儒家经典。
     学成之后再返回当地,起到文化控制…呸,是文化交流的目的。
     二是选派儒生去当地开办学堂,对无法前来长安的当地学子传播儒家经典,除了文化交流外,也视为对儒生的考核。
     可以根据教化成绩给予其名誉和金钱上的优待,也能在以后儒生增多,难以安排更多的官职的时候,
     借此进行一定程度的筛选。
     为大汉统合四夷的大业做出贡献的人,优先获得更多的好处。
     至于当地是哪些当地,自然是以前的南越和东越,以及河西走廊等地新设立的郡,其他的还要慢慢增加。
     “老师,其实我在太学已经和他们辩论过一场了。”
     “效果如何?”
     “孔子诛少正卯的例子打的太学生有口难辩。”
     霍光简单概述了太学内自己舌战群儒的经过,“老师,我已经说的他们有口难辩,你这两篇文章再发出去,
     他们怕不是进退两难。”
     残暴的富民侯,竟然打着儒家旗号,想要教化四方蛮夷,
     那还要不要教化了?
     当这份新计划摆在刘彻桌案上的时候,新一期的报纸也刊登出来。
     长安人第一次知道了,世上有种人叫首陀罗。
    喜欢。
  

第801章 给他们理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