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吃掉了一穗玉米。
     “秋收后,可以搞一个评比,三种新粮食,谁种出来的亩产最高,朕给他们赏赐。”
     ……
     太学,
     董仲舒和孔安国以及一众博士聚集在一起,
     “鼎上的铭文确实前所未见,与已知的任何一种文字都有所区别,却又不是全无脉络可循。”
     刘彻虽然不在意,但董仲舒等人还是想得到一个结果,知晓其来历,
     古鼎被运到太学之中,供各位博士们一同研究。
     “我想起来了,”
     孔安国忽然大喊一声,吓了周围人一跳,他自己满脸兴奋,似乎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董仲舒手抚胸口,“你喊那么大声做什么?”
     情绪略微平复后,孔安国不好意思的躬身致歉,
     “董公,我一时兴奋以至忘形,还请董公恕罪。”
     孔安国兴奋的用手指着鼎上一处位置,
     “这几个铭文我曾见过,就在孔府古宅墙壁中取出来的古文书籍中。”
     陆鸣给出古文《尚书》的线索后,孔安国被派往鲁王刘光的封国,成为大汉取经人,带着众多藏书返回长安。
     他的精力一直放在整理古文《尚书》上,其他书籍暂时没有精力去管,但是也都草草读过一遍。
     “那批藏书中有一篇名为《厚父》,其中内容涉及禹、启、皋陶、孔甲等人,还列举了一些据说是夏朝使用的文字,其中就有这几个铭文。”
     书中内容有些残缺,孔安国没有时间整理,时间一长有些东西都被遗忘了,看了几遍古鼎后,脑海中灵光一闪才终于想起来。
     董仲舒等人脸色大变,
     “孔博士,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如果是真的,岂不是可以推断这尊鼎是夏朝的物品,既然是夏朝的,是不是九鼎还有什么区别么?
     哪怕朝廷只是说这尊鼎是夏朝的,其他人也会理所当然的把这尊鼎当做是九鼎之一,夏朝的鼎,不是九鼎又能是什么。
     “我这就回去找那卷竹简。”
     孔安国飞快的跑出去,留下面面相觑的一众博士。
     “这么巧的么?”
     董仲舒有些不可思议,现在他已经可以确定,古文《尚书》等古文书籍的线索就是陆鸣给出来的,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如此。
     这尊古鼎也是陆鸣巧合中发现的,谁都无法证明其来历,但那批古文书籍中有可以解读鼎上铭文的东西,
     世上真有这样的巧合么?
     董仲舒不敢相信,但又不得不相信,有些人生来就是不可思议的,不可以常理度之。
     孔安国一路匆匆的回到府上,来到书房中打开箱子上的锁,从里面翻出三卷竹简,小心翼翼的用布包好后,又匆匆返回太学。
     董仲舒等人等的有些焦急,有种答案近在眼前却又始终看不到的急迫。
     见孔安国匆匆而回,跑的上气不接下气,众人的心已经悬到嗓子眼上,有种答案即将揭晓的忐忑。
     “就是这几卷竹简,咱们一同观看。”
    喜欢。
  

第749章 如此巧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