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07章 侯爷怎么会懂这个[2/2页]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我要吃山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谎来吹捧富民侯也不会吹捧这个,
     哪个大人物愿意让人觉得自己善于摆弄粑粑呢?
     “接下来咱们讲如何耕地,”
     又是一个众人都听过也做过的事情,但是木叶村的人已经不敢再有任何轻视,安静的听着许艺讲解。
     果然,他们又听到了一个全新的东西,代田法。
     汉武帝时期发生过太多的大事,反击匈奴,打通西域,平灭南越和朝鲜,以及巫蛊之祸,
     在众多历史事件中,还有卫青、霍去病、桑弘羊等等名传千古的人物闪闪发光。
     赵过这个名字,在史官眼中不值得单独列传,只是在《食货志》中学过一小段内容,太多人都没有听过他的名字,
     但是他的实际影响力却极大,在汉武帝时期的众多人杰之中都能排名前列,靠的就是他在农业种植上的成就。
     汉武帝前期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准备打仗的路上,没有多少精力去专注于农业生产,一直到巫蛊之祸之后,
     汉朝国力消耗严重,汉武帝开始进行休养生息,恢复国力,赵过才迎来自己的用武之地。
     代田法是他给大汉最重要的礼物。
     先是在田地中起垄,田地会被分成一条条的状态,高的那条就是垄,低的地方叫做圳,代田法就是先把种子撒在低处的圳里面,
     这里更容易积蓄水分,土层薄,利于种子发芽。
     等种子发芽后,再把垄上的土壤挪到圳上,利于农作物更深的扎根,吸收营养。
     种子发芽的圳先是变成垄,旁边的垄会变成圳,等下次耕种的时候,从垄变化而成的圳又会重复这一过程,
     等于田地的不同部分在交替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分,供养一次后会得到一年的休息时间,有助于恢复地力。
     经过试验后,采用代田法耕种的田地,每亩地可以增产四分之一左右,甚至更多,
     按照晁错对于农田产量的记录,原本一百亩地只能产出一百石左右,如今就多了二十五石,
     而一石能有一百二十斤(汉斤),二十五石就是三千斤。
     而代田法也是有缺陷的,需要把这个田地的垄和圳进行互换,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单靠人力实在是太累了,
     牛耕和曲辕犁就成了代田法目前最好的搭配。
     原本的耕犁需要两三头牛才能使用,根本难以大规模普及,如今一头牛就能带动的曲辕犁简直就是农耕神器。
     木叶村的村民已经听傻了,
     他们不懂代田法,但是也知道一片地连续耕种几年后就会产量大降,靠那点粪肥根本补不回来,
     想要大面积休耕恢复地力的话,粮食产量减少后又无法养活一家人,只能一点点的休耕,根本没有多少作用,
     代田法的垄圳互换为他们打开了新世界。
     “许…许公子,我们信你,带着我们一起干吧。”
     张里正激动得脸颊发红,就像要焕发第二春似的,其他村民也纷纷开口,
     “许公子,我们都听你的。”
     许艺摇摇头,“不是听我的,是听侯爷的,代田法也是侯爷教我的。”
    喜欢。
  

第407章 侯爷怎么会懂这个[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