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察甚至进攻。
这不仅仅是一个据点的升级,这是一次从“挣扎求生”向“立足发展”的战略性飞跃!一个真正属于罗德岛、属于泰拉文明在这片废土上的“火种基地”!
一股混杂着成就感与野心的热流,罕见地在博士那被无数战术推演和冰冷决策占据的心底悄然涌动。他仿佛已经看到,在不久的将来,这座依托天然奇迹和泰拉工程伟力铸就的堡垒,如同一颗深埋地底却锋芒毕露的獠牙,牢牢钉在这片猩红的废土之上。它将吸引流散的幸存者,震慑窥伺的莱彻,甚至…成为撬动方舟那庞然大物的支点!
一个念头自然而然地、无比强烈地浮现出来:如此重要的地方,它需要一个名字。一个足以承载其厚重、象征其力量、预示其未来的名字。
博士的思绪瞬间从宏大的蓝图抽离,陷入了另一种专注。他站在主控台前,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冰冷的金属台面,面具下的眉头微微蹙起。
“堡垒?太直白,太常见。”他立刻否决了这个最先跳入脑海的词汇。这名字配不上它的潜力,也缺乏独特性。
“深巢?暗影要塞?”他尝试着与地下特性关联。但前者听起来像是某种虫族的巢穴,后者则带着一股阴郁诡秘的气息,与他心中那坚不可摧、充满发展活力的据点形象相去甚远。
“磐石据点?大地之盾?”这强调了防御,但似乎又忽略了它作为熔炉核心和未来跳板的进攻性与发展性。太片面。
“薪火堡垒?”他想到了刚刚抵达的工程分队代号。这个名字寓意不错,象征着希望与传承,但总觉得…不够有力,不够独特,似乎还差那么一点气势。
“泰拉方舟?”博士的指尖顿了一下。这个名字承载着太多的重量。方舟,象征着文明的延续与火种的保存。但“方舟”二字,在妮姬世界有着特定的、令人警惕的含义——那座囚禁着舒恩意志、奴役着无数妮姬的钢铁囚笼。用这个名字,是否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或心理抵触?而且,这个名字似乎过于宏大,更像是一个终极目标,而非眼前这个正在崛起的据点。
“罗德岛地下城?”务实,直接点明了归属。但…过于平淡,缺乏想象空间,也难以体现这个据点融合了废土资源、罗德岛技术以及妮姬世界特性的独特之处。
一个又一个名字在博士脑海中闪过,又被迅速否决。每一个似乎都抓住了某个特质,但又都差了点意思。要么不够响亮,要么寓意不够精准,要么缺乏独特性,要么容易引起歧义。命名,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竟比规划一场针对暴君级莱彻的斩首行动还要耗费心神。
他需要一个名字,既能体现它深埋地下的坚固本质(矿物穹顶),又能彰显它作为能量核心(红石熔炉)和指挥中枢的地位,最好还能蕴含一丝对未来的展望(火种、据点网络起点),同时听起来要简洁有力,易于记忆和传播。
“矿物穹顶…能量核心…指挥中枢…火种…起点…”博士低声咀嚼着这些关键词,试图从中碰撞出灵感的火花。“穹顶核心?核心穹顶?起点熔炉?源点堡垒?……”
他反复推敲着组合,但总感觉不够满意。要么拗口,要么依然未能完全涵盖所有的特质。
时间在主控室恒定的微光中悄然流逝。屏幕上的熔炼进度条稳步推进,工厂内外的喧嚣似乎都成了遥远的背景音。博士如同一个在词汇迷宫中探寻出口的旅人,沉浸在这场无声的头脑风暴里。
然而,完美的名字并未如期降临。那些闪过的词汇组合,最终都未能点燃博士心中那名为“就是它了”的确认火花。
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小石子,在博士冷静的心湖里荡开微澜。他习惯于掌控,习惯于精准高效地解决问题。命名这种带着主观审美和象征意义的事情,反而让他感到一种陌生的束缚。他意识到,这或许不是靠战术推演和逻辑分析就能立刻得出最优解的难题。
他需要沉淀,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观察这个据点未来的发展,去感受它逐渐成型后所散发出的独特“气质”。也许,在某个意想不到的时刻,在目睹一次熔炉喷发的壮丽景象,或是在指挥一场依托新据点防御体系大获全胜的战斗后,那个最恰当的名字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
博士缓缓吐出一口无声的气息,敲击台面的手指停了下来。他最后看了一眼屏幕上那个被重点标注的地下空腔结构图,将心中翻涌的命名念头暂时按下。
“罢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在他脑中形成。名字很重要,但并非此刻最紧迫的事务。眼下,确保那五万红石安全熔炼,迎接即将到来的工程大队,完成一级据点的升级,以及应对东北方那始终悬在头顶的未知威胁,才是真正刻不容缓的重中之重。
就让这个承载着未来希望的地下核心,暂时保留它的无名状态吧。它的名字,终将在其崛起的过程中,由它的力量与功绩来书写。
博士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专注,彻底从命名的思绪中抽离,再次投向了监控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和工厂内外无数需要他决策的细节。无名,并不妨碍它成为废土上最令人瞩目的獠牙。
喜欢。
第211章 命名之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