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遍。当听到“预备干员”和“随机性”时,阿米娅的眉头微微蹙起。当听到“小型建制单位”、“自带补给”、“明确职能”时,灰烬和战车等人眼中则闪过一丝精光。
大厅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信标稳定运行的微弱嗡鸣,以及远处废墟中传来的、若有若无的风声。
“五万换一个建制单位…听起来很诱人。” 战车(Tachanka)率先打破沉默,他粗壮的手指摩挲着滚烫的重机枪枪管,“自带补给,落地就能干活,职能明确。我们现在缺的就是稳定可靠的后援和体系支撑。特别是工程和后勤,如果来个能修工事、管补给的小队,比多十个只会打架的愣头青强多了。” 他的话代表了实用主义者的观点。
“但是,战车,三万博十个干员,万一…” 艾拉(Ela)接口道,她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冲锋枪的护木上敲击着,“万一运气好,抽到几个像煌、史尔特尔那样的怪物级精英干员呢?或者像闪灵、夜莺那样的顶级医疗?甚至…凯尔希医生?一个精英干员,有时候能顶一支小队!” 她的眼中闪烁着对高回报的渴望。概率虽低,但上限极高。
“艾拉说的上限是存在的,” 医生(Doc)冷静地分析道,“但下限也同样触目惊心。十连召唤,召唤到三五个预备干员的概率并不低。在目前这种极端环境下,一个缺乏实战经验、甚至需要保护的预备干员,不仅不能提供有效战力,反而可能成为负担,消耗我们本就不多的资源和保护精力。” 他点出了最现实的风险。
“建制单位稳定,但规模受限。” 灰烬(Ash)的声音响起,带着战术指挥官的全局观,“小型建制单位,意味着人数有限,火力上限也相对固定。面对领主级甚至可能存在的暴君级莱彻,或者大规模莱彻潮,一个30人的战术小队能发挥的作用,可能远不如一个真正顶尖的精英干员力挽狂澜。而且,” 她看向博士,“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潜入甚至进攻‘方舟。建制单位的规模特征,在隐蔽渗透方面是巨大劣势。” 她指出了建制单位在高端战力和隐秘行动上的短板。
“灰烬说的渗透是个问题。” 双月(Iana)补充道,她的全息幻影在指尖旋转,“但建制单位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如果刷出一个专业的侦查渗透小队,或者电子战小组呢?他们对‘方舟的情报获取能力,可能远超我们现在的水平。而且,自带补给,意味着我们宝贵的生存资源压力会大大减轻。” 她强调了情报和后勤的价值。
“我觉得…稳定更重要。” 芬的声音带着行动组负责人的务实考量,“我们现在有了信标据点,但防御还很薄弱。如果来一个擅长阵地构筑、布置防御工事或者操作自动炮塔的工程班组,就能把这里打造成一个真正的堡垒!进可攻退可守。盲抽干员,不确定性太大了。” 他代表了基层防御者的需求。
阿米娅一直安静地听着,琥珀色的眼眸在众人脸上流转,思考着每一个观点。当众人的目光最终汇聚到她身上时,她看向博士,声音清晰而坚定:“博士,我认为两种选择都有其道理。但我们现在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 她顿了顿,条理分明地分析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是稳固据点。信标是我们的生命线,必须万无一失。一个擅长防御的建制单位能立刻提升我们的生存能力。”
“第二,是情报。我们对‘方舟内部几乎一无所知。一个专业的侦察或电子战单位价值连城。”
“第三,是应对高端威胁。我们虽然战胜了两只领主级,但暴君级的阴影仍在。顶尖的精英干员是应对这种天灾的关键。”
“第四,是持续作战能力。补给,尤其是弹药、医疗品和工程耗材,是我们的命脉。”
她看向博士,总结道:“五万单位的建制选项,能稳定满足第一、第二和第四点的部分需求(自带补给),但对第三点(高端战力)帮助有限。三万单位的盲选,上限能满足第三点,甚至可能意外满足第一、第二点(抽到特定精英),但风险巨大,可能一个需求都满足不了,反而增加负担。”
阿米娅的分析清晰而全面,点明了核心矛盾——稳定保障 vs 高上限赌博。
博士陷入了沉思。左臂的暗金符号传来稳定的温热感,仿佛在提醒他肩负的责任。他脑海中飞快地权衡着:
选择建制:获得即时战力体系、补给补充、专业职能(可能是指向当前最急需的防御或情报),稳定性高。但小型单位的规模决定了其上限,面对暴君级或大规模军团冲击时可能力不从心,且不利于最终渗透“方舟”的目标。
选择盲抽:赌上限!赌一个或几个能改变战局的精英干员!一旦成功,收益巨大。但失败(抽到过多预备干员)的后果,在目前孤立无援、资源匮乏的环境下,可能是灾难性的。而且,即使抽到精英,也未必是当前最需要的类型(比如抽到重装干员,对渗透帮助不大)。
凯尔希冰冷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回响:“你准备好成为活计划的保存者吗?” 保存者…意味着在绝望中抓住每一丝确定性,意味着优先保障文明的根基——生存。
“稳定…” 博士低声自语,目光再次扫过那枚巨大的“织网者”核心空壳,又看向信标旁堆积的弹药箱和医疗包(数量正在缓慢消耗),最后落在阿米娅和那些年轻行动队员充满期待却难掩疲惫的脸上。
在这个规则扭曲、强敌环伺的废土上,一次失败的赌博,代价可能是所有人的生命。而一个稳定的、能解决燃眉之急的支援,则是活下去、继续前进的基石。情报!防御!补给!这三座大山,一个建制单位有机会一举搬开两座(职能+补给),甚至可能搬开三座(如果刷到情报类)!
至于高端战力…博士的目光落在自己左臂的暗金符号上,又看向阿米娅手中的影霄之剑,最后扫过身经百战的彩虹小队。他们,就是目前的高端战力!只要根基稳固,情报充足,他们就有机会去狩猎更多的领主级,获取更多红石能量,进行下一次、更有针对性的召唤!
天平,在心中缓缓倾斜。
博士抬起头,目光变得无比坚定,他看向灰烬和阿米娅,声音沉稳而有力,做出了他的抉择:
“PRTS,启动【建制单位征召协议】!消耗单位红石能量!准备刷新并选择建制单位!”
“目标优先级:强化据点防御能力、提升情报获取能力、补充关键后勤补给!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基础上,优先选择战术灵活性高的单位!”
命令已下!五万单位的庞大能量瞬间从储备池中被划拨!信标法阵的光芒骤然变得无比明亮,无数道暗金色的能量流如同活化的藤蔓般在法阵表面急速流转、交织,构建出一个更加复杂、更加庞大的召唤矩阵!整个大厅的空气仿佛都因为能量的高度凝聚而微微扭曲,发出低沉的嗡鸣!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目光死死盯住那光芒越来越盛的法阵核心!博士的抉择,究竟是通向生存的坦途,还是…?答案,即将揭晓!
喜欢。
第181章 红石天平上的抉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