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兖州数经战事,亦是残破。”
     “单靠颍川、陈留、济阴三郡,根本无法长时间供应大军。”
     “时间一长,袁术粮草不济,自然退走。”
     兖州八郡,目前响应袁术的只有两郡。
     东郡不仅紧邻魏郡,还与平原接壤。
     孙坚为了向张新示好,委派了他的小舅子吴景担任东郡太守。
     吴景自然不可能去响应袁术。
     至于济北、东平、泰山三个郡国,都在昌邑所在的山阳郡东边,暂时还在观望。
     “公与之言,甚为稳妥。”
     荀攸点头表示赞同。
     派遣骑兵出击,一来不会陷入正面作战,导致巨大伤亡。
     二来劫下粮草,骑兵可以直接就食,对后勤的要求也不高,能以最低限度的消耗达成战略目标。
     “断粮......”
     张新令人取来地图,看着豫州和南阳等地,随后摇了摇头。
     “袁术刚得大胜,缴获粮草辎重无数,我军骑兵即使出击,恐怕无有数月之功,难以令他退兵。”
     “时间太久了,公与可有速胜之策?”
     他取冀州,只打了不到十天。
     眼下士卒士气高昂,体力充沛,自然能够出击。
     可若是让骑兵在豫州南阳一带耗上几个月,到时候就成疲兵了。
     李郭之乱初期,长安朝廷有董卓留下的遗产,有数万精锐的大军,实力十分强劲,并不亚于现在的他。
     然而二人并无治理之才,短短两三年间,便花光了董卓的所有遗产,还将关中搞得残破不堪。
     甚至就连天子和百官公卿,都得靠摘桑葚充饥。
     天子尚且如此,更别提普通百姓了。
     史书上对此的记载只有短短八个字。
     人相食啖,白骨委积。
     张新想要的,是现在这个还算富足的关中。
     只要能保住关中的元气,未来无论是收复凉州,还是南下取蜀,都很方便。
     若是关中变得残破,就只能从河北调粮,损耗实在是太大了。
     张新原本想的是,用几个月的时间稳定冀州,待秋收之后起兵勤王,尽量在明年春耕之前拿下关中,组织百姓恢复生产。
     若将骑兵陷在袁术后方这个泥潭,他拿什么去对阵李傕郭汜的西凉铁骑?
     到那时,他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二人祸害关中了。
     “数月时间还久?”
     沮授闻言一愣,开口道:“明公,眼下只有此策最为稳妥。”
     “若明公想用更短的时间逐走袁术,那就只能尽起大军,渡河与其决战。”
     “如此一来,且不说冀州还能不能负担得起,单论风险,也是极大!”
     袁术可不是韩馥。
     韩馥胆小,被张新突袭一下,就吓得投降了。
     可袁术向来是以胆大包天闻名的。
     否则当初他也不敢领兵直接在南宫放火。
     以袁术那般不恤臣民的性格,不将他打个头破血流,他是不会退兵的。
     袁术兵多,张新想要击败他,就必须尽起冀州精锐。
     如此一来,且不说耗费的时间会不会比断粮道短。
     冀州的民生你还要不要恢复了?
     “是啊是啊。”
     荀攸附和道:“君侯,公与之言有理啊。”
     “骑兵断粮,确实最为稳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诸位再想想,给我想个既能在短时间内击退袁术,又不过分耗费冀州民力的计策来。”
     张新不管,既要又要,直接将难题抛给了荀攸等人。
     军师不就是干这个的么?
     “啊这......”
     沮授、荀攸二人无语。
     但主公都发话了,他们作为臣下,也只能绞尽脑汁,苦思对策。
     “明公。”
     这时逄纪开口道:“纪有一策,或能解明公之难。”
     “哦?”
     张新眼睛一亮,“元图有何妙策?快快说来!”
     “明公出兵冀州之前,袁......”
     逄纪突然哽住。
     “袁公。”
     张新微微一笑,化解了逄纪的尴尬。
     逄纪脸上露出一丝感激,继续说道:“袁公曾写信给袁术,向他请援,而袁术却以想取荆州为由拒绝。”
     “袁术早有觊觎荆州之心,而刘表身为荆州刺史,想来心里也是想要收回南阳的,只是碍于袁术兵多,不敢动手罢了。”
     “二人之间早已有隙,明公可修书一封,请刘表出兵,进击南阳。”
     “如今袁术北上兖州,南阳空虚,刘表必欣然应允!”
     逄纪微微一笑,“后方有失,无论袁术愿或不愿,他都只能退兵!”
     “中啊!”
     张新大喜。
     逄纪的这条计策确实不错。
     曹操如今就在蔡瑁麾下。
     以二人在讨董时结下的交情,写封信给他,让他帮忙说服蔡瑁并不困难。
     刘表到了荆州之后,为了得到当地大族的支持,便娶了蔡瑁之妹为后妻。
     只要说服了蔡瑁,那就基本等同于说服了刘表。
     再者说了,收回南阳对刘表来说,确实是件大好事。
     张新想不到刘表拒绝的理由。
     算算时间,使者从邺城到襄阳,再到刘表出兵,袁术得到消息......
     短则月余,长则两月,袁术必然退兵!
     此计可行!
     “元图此策甚好。”
     沮授、荀攸二人也表示了赞同。
     张新拍板决定,立即写了两封书信派人送去荆州。
     一封送曹操,一封送刘表。
     随后张新下令,让邺城附近所有的骑兵立刻开始集结。
     想要让袁术尽快退兵,只行一条计策怎么能够?
     做完这一切,张新又让人把杨凤召了过来。
     “明公召杨凤过来做什么?”沮授有些疑惑的问道。
     “自然是让他领着黑山黄巾南下。”
     张新解释了一下。
     如今黑山黄巾大部已经开始迁往青州授田,邺城附近大约还有五万多户,二十几万人。
     田丰还没回来,张新暂时也没办法给他们授田。
     二十多万人就这么吃着闲饭。
     因此张新打算让他们到黄河边上去凑个数,吓一吓袁术。
     左右从邺城到黎阳也就百余里,这么点路问题不大。
     如此一来,既有刘表出兵袭击袁术之后,又有他的骑兵去断粮道。
     再加上黑山黄巾做出一副渡河决战的态势。
     三管齐下,不愁他袁术不退兵。
     “明公此策倒是可行。”
     沮授点点头,又疑虑道:“只是如此一来,协调各部的主将怕是不好选。”
     杨凤是黑山黄巾。
     而张新的骑兵之中,什么出身都有。
     西凉兵、雒阳北军、幽州兵......
     还有跟着韩馥一起投降的,于夫罗的匈奴骑兵。
     成分太复杂了。
     “找什么大将?”
     张新站起身来。
     “我亲自去。
    喜欢。
  

第448章 宣威侯出兵兖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