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02章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1/2页]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三月流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两章一起发)
     张新离开董白的院子之后,来到了王娇院里,将王允立下旷世奇功的消息说给她听。
     王娇对此表示十分惊喜。
     报完信,张新想起了蔡琰。
     “历史上的昭姬,好像是在李郭之乱的后期,才被匈奴掳走的吧......”
     李郭之乱前期,长安朝廷的实力其实还是挺强的。
     有董卓留下的那么多遗产,还有那么多精锐的士卒。
     再加上南匈奴现在也在内乱,根本无暇南下劫掠。
     直到李傕郭汜反目成仇,自相攻伐,张济出走,樊稠被杀,整个关中乱成了一锅粥。
     恰好这时南匈奴的内乱已经结束,这才南下劫掠,将蔡琰掳走。
     “李郭之乱,我记得是持续了大概三年左右。”
     张新微微点头,“这么说来,我倒还有时间,那么......”
     “春耕已毕,该找袁绍算账了!”
     张新回到州府,召集麾下将领议事。
     平原之战后,韩馥曾遣使过来议和。
     当时张新思及青州内部还有问题要处理,出于麻痹韩馥的目的,便假意答应了下来。
     韩馥很傻,直接信了,当即下令将治所迁回高邑。
     高邑位于常山国境内,是冀州历代刺史州牧的州治。
     邺城只是因为距离讨董前线较近,才被韩馥设成了临时治所。
     就像张新迁治平原一样。
     平原位于青州的西北角,距离冀州、兖州都只有几十里,利于他随时出兵,但不利控御全州。
     邺城则是位于冀州的西南角,距离司隶也只有几十里,同样利于出兵,不利控御全州。
     既然张新看在讨董盟约的面子上不和他计较了,那他自然要将州治迁回去。
     可韩馥身边的沮授等人却是不傻,极力主张备战。
     同时袁绍也在不断劝说。
     他知道,张新不可能放过他的。
     南皮一夜之后,袁绍在广川县附近被淳于琼的士卒找到,与大军汇合。
     在逄纪的建议下,他不敢再回南皮,而是前往邺城投奔韩馥。
     只有联合韩馥击退张新,再反过头来将冀州吞下,他才有一丝争霸天下的希望。
     否则就是慢性死亡。
     当张新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心中十分感慨。
     “啧,广川距离南皮可是足有二百余里啊!袁本初那辆驴车还挺能跑的......”
     韩馥在麾下谋士以及袁绍的劝说下,思来想去,觉得有理,便放弃了迁治的想法,留在邺城招兵买马。
     如今邺城附近已经有了十余万的兵马,声势十分浩大。
     张新知道,韩馥是希望以此声势,来打消他进攻的念头。
     ......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左右,众将纷纷来到。
     张新见人都到齐了,开口说道:“去年勤王,我军功亏一篑,皆因韩馥、袁绍等国贼不顾大义,背弃盟约,偷袭我军后方。”
     众将闻言,便知道要开始准备攻打冀州了,脸上纷纷露出兴奋之色。
     “闻战而喜,军心可用。”
     张新见状微微点头,继续说道:“五路诸侯,陶谦并未跨入青州州界,因此我暂不与他计较。”
     “其余四路,刘岱、袁遗皆已授首,如今就只剩下袁绍和韩馥了!”
     张新按剑起身,语调慷慨激昂。
     “冀州陷于国贼之手,朝廷鞭长莫及,我为汉室大臣,受先帝厚恩,自当为天子讨伐叛逆,收复失地。”
     一番大义凛然的开场白,为出兵的正义性做好了铺垫,说得诸将血脉喷张。
     见情绪调动的差不多了,张新指向堂中挂着的地图。
     “诸位都议一议吧,此次我军当如何收复冀州?”
     “君侯。”
     荀攸身为军师,率先开口,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两个方案。
     一是集中所有兵力,直扑邺城。
     二是分兵扫荡,先将除了魏郡外的其他郡国收入囊中,再缓缓蚕食魏郡的其他县城。
     众将闻言,纷纷各抒己见。
     有认为该直取邺城的,也有认为该分兵扫荡的。
     支持直取邺城的人想法很简单。
     目前整个冀州的兵力,八成都在邺城附近。
     只要能够攻克邺城,则冀州九郡传檄可定。
     支持分兵扫荡的人,理由也很充分。
     剪除了邺城的羽翼之后,十余万联军就将被围困在一座孤城之中,外无援兵,内无补给。
     到那时,张新只需引兵围困,待其粮草耗尽,便能兵不血刃的拿下邺城。
     张新听着众将的意见,盯着地图,低头沉思。
     直取邺城虽然高效,但邺城的城池高深,又有十几万的守军,未必好打。
     袁韩联军的士卒虽然不精,可只是守城的话,对士卒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
     如果是时间拖的久了,冀州的其他郡国见张新师老城下,搞不好就会出兵偷袭。
     到时候张新军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而分兵扫荡虽然稳妥,但耗时日久。
     且袁绍与韩馥必定不会坐视张新攻取其他郡县,切断他们的补给,一定会领兵出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新军在数量上处于劣势,若再行分兵之计,则需要承担被各个击破的风险。
     “我不怕他们出击,就怕他们像个乌龟一样,躲在城内,啃不下来,白白耗费我军士卒宝贵的性命。”
     张新下定决心,抬起头来看向众将,拍板决定。
     “就按军师的第二策来,先分兵攻取冀州的其他郡县,剪除邺城羽翼,再在邺城与袁韩联军决战!”
     分兵虽然要承受被各个击破的风险,但同时也能将袁韩联军的兵力从邺城内调出来。
     正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乃不得已而为之。
     张新军虽然兵少,但却都是精锐。
     袁韩联军虽然兵多,但却不精。
     论野战,张新可不怵他们。
     “诺!”
     众将纷纷抱拳应道。
     战略已定,接下来便是战术了。
     众人商议了一番。
     最后张新决定兵分三路。
     一路直接向北,进入渤海,占领渤海全境之后,再转道向西,攻取河间、中山两国,扫平冀州北部。
     一路向西北,取安平国、钜鹿郡,扫平冀州中部。
     最后一路向西南,取道清河,兵锋直指邺城,拖住韩馥主力。
     众将都想独领一军,闻言纷纷请战。
     关羽、张辽、高顺、赵云、徐和、徐荣、徐晃、于禁......
     一堆人在堂内吵了起来。
     张新看着堂中如

第402章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