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正因如此,家主才派我出来送信。”
     张新点点头。
     七尺二寸,大概也就是一米六五左右,确实算得上身形瘦小。
     难怪王凌一脸尘土。
     随后张新问出了自己心中疑惑。
     太原王氏的名声那么大,怎么家兵才那么点?
     “姐夫说的那是晋阳王氏吧?”
     王凌挠头,“我祁县王氏虽在本地有些威望,但还算不上特别大的大族。”
     巴拉巴拉......
     张新恍然。
     原来太原郡有两个王氏。
     一个是晋阳王氏,一个是祁县王氏。
     这两家虽然都姓王,但并没有血缘从属之类的关系。
     晋阳王氏发家较早,先有王柔在朝廷担任护匈奴中郎将,又有其弟王泽担任代郡太守。
     这个王柔不是张新家里那个,只是同名。
     相比之下,祁县王氏直到中平元年时,才出了一个王允,担任豫州刺史。
     距今也就堪堪四年时间。
     而且王允这个豫州刺史,只当了一年,便因为当初揭发张让交通黄巾之事,被张让给撸了下去。
     现在还在外地避祸呢。
     都躲了好几年了。
     在这个时间点,人们提起太原王氏,首先想到的便是晋阳王氏。
     至于祁县王氏,目前还差点意思。
     张新解开心中疑惑,安排王凌住下。
     次日,高顺与张辽遵从张新之令,猛攻西、南二门。
     汉军攻势之猛,数次差点登上城头。
     郭大心急如焚,亲自站上城头指挥,鼓舞士气,随后又令人去东、北二门抽调守军,前来支援。
     张新站在望楼上,远远望见郭大调兵前来,下令鸣金收兵。
     随后又派人前去喊话,动摇城中守军士气,做出一副一切如常的样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郭大担心汉军再攻,便将东、北二门的守军都留了下来。
     当晚,张新命李傕点了一千骑兵,加上一千白天没有参与攻城的步卒,马裹蹄,人衔枚,借着月光,悄咪咪的溜到了东门外。
     子时刚到,城内便响起了一些声音,随后越来越大,汇聚成一个字。
     “杀!”
     过了大约一刻钟左右,城门打开。
     张新大喜,令李傕领骑兵先行,他自统步卒在后。
     李傕得令,率军杀入城中。
     东门守军本就人少,先被家兵偷袭,又见汉军杀到,纷纷溃散而逃。
     家兵喜迎王师。
     李傕问道:“郭大何在?”
     “在县衙。”
     家兵指路,李傕跟着他们,一路癫狂屠戮,直奔县衙。
     张新进入城中,控制了城墙之后,除去必要的守卫部队,将剩余的人全部派去支援李傕。
     随后派人去给荀攸传令,让他带兵来援。
     汉军一路不断大呼:祁县已陷,郭大已死。
     白波黄巾惊慌失措,但郭大又迟迟不到。
     这时荀攸率军赶到城外,大呼‘降者不杀。
     白波黄巾找不到主帅,只能投降。
     至天明时,汉军已经彻底掌控了祁县。
     张新找到李傕,问他:“郭大、韩暹何在?”
     “让他们给跑了。”李傕恨恨道:“末将赶到县衙时,人已经不见了,是从北门跑的。”
     “北门?”
     张新微微一笑。
     “稚然放心,他们跑不了。”
    喜欢。
  

第171章 里应外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