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国在大西洋方向部署的航空母舰战斗群数量与太平洋方向大致相同,总共约有八个编队,但经过刘铮的深入分析,他发现米国大西洋舰队每个航母战斗群的护航舰艇配置相对薄弱。这些护航舰艇不仅数量较少,而且种类单一,主要以登陆舰为主,这使得它们在防空和反潜方面的能力严重不足。
此外,这些登陆舰所装载的部队也并非米国本土的精锐之师,而是来自腐国、高卢国、荷国、意国和葡国等国家的陆军部队。这些国家的士兵训练水平参差不齐,装备也显得陈旧落后。其中,除了腐国同意派出三十万陆军参与行动外,高卢国仅仅象征性地派出了五万陆军,而其他几个国家的出兵规模更是微乎其微:荷国仅派出了一个团,大约三千人的兵力;意国和葡国则各只派出了一个营的兵力,大约八百人左右。
可以说,这些国家派遣的部队更多是出于政治象征意义,而非实际的军事价值。它们在整个作战体系中更多是起到充数的作用,很难与其他部队形成有效的协同作战能力。至于土国,则直接在战时对叙国和伊拉克发动了进攻,忙于区域扩张,并未参与米国大西洋舰队的行动,进一步削弱了盟军整体实力。
米国参谋联席会议主席莱恩斯同样轻视大西洋方向,认为那里是次要战线。他认为面对华夏自卫军“羸弱”的大西洋舰队——当时华夏大西洋舰队确实没有航母,仅靠几艘改装货轮和鱼雷艇支撑——无需投入过多兵力和重型装备,只需象征性巡逻即可。同时,为了协调多国将领的指挥,避免英法将领间的内讧,在经过再三权衡后,莱恩斯决定亲自兼任大西洋舰队的司令,将指挥部设在旗舰上。这位高傲自大的莱恩斯将军,自以为掌控全局,就这样阴差阳错地成为了周卫国眼中志在必得的猎物,其行踪和指挥漏洞被华夏情报部门牢牢锁定。
刘铮在巨大的战略地图前缓缓踱步,指尖精准地划过贝加尔湖的轮廓线,嘴角勾起一丝冷峻而自信的笑意,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熊国方面狂妄的叫嚣在他眼中不过是虚张声势的恫吓——贝加尔湖地区的防御工事早已秘密加固完毕,钢筋混凝土掩体和反坦克壕沟星罗棋布,两个编制满员、装备精良的机械化师,总计十万精锐,配备最新坦克和火炮,正悄然隐蔽在边境的莽莽森林之中,伪装得天衣无缝。一旦熊军胆敢越过红线,这些部队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利用地形优势分割敌军,彻底切断其漫长而脆弱的补给线,让西伯利亚的凛冽寒流成为深入敌境的熊国军队的终极噩梦,冻毙于风雪之中。至于熊国提出的那两千五百吨黄金的索赔要求?刘铮轻哼一声,心中暗道:简直是痴心妄想。这些宝贵的战利品早已安全地躺在华夏的国家储备库里,金砖堆叠如山,正被有效地用于国家建设和军队发展,采购先进武器和基础设施,增强国家实力。
喜欢。
第831章 两洋博弈:轻重有别的制敌之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