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承昱和范廷听后,心中对郑夫人更为敬佩了。
几人翻身上马,向沂州而行。望着郑夫人的矫健身姿,魏承昱不禁感慨道:“是我孤陋寡闻了,我大周女子并不输男子!”
一旁的范廷听了,向魏承昱问道:“殿下可知下官心中在想什么?”
“范御史在想什么?”
“如遇明主,野无遗才啊!”
说罢,范廷打马疾行,心情畅快淋漓!魏承昱听后若有所思。
一路上,几人星夜兼程,不出三日便赶上了孔偃、韩璋带领的赈灾队伍。
盛京,夜幕降临,九曲阁重又热闹了起来。
回廊上一个黑影闪过,樊兴进了沁园的书房。
“公子,锦州那边来了消息,郑子廉与夫人已跟随常山王去了沂州。”
萧业听后,抬起了头,目光缓缓落在了书案上的一颗褐色河卵石上。
这颗河卵石圆润有型,石体上遍布着水波纹路,在昏黄的油灯下,表面映射着莹润光洁。
萧业将其握在手中,一种冰凉的触感自手心中传来,仿佛千百年来的流水给它蕴藏了无形力量。
这颗河卵石是费济给他的。
那日,他问费济,“既然无用武之地,又何必再执着?”
当时费济挽着裤管,正要涉过一处前滩。
他听后并未生气,只是弯腰捡起了一颗河卵石,豁达的说道:“你看这石头,一百年前它在这,一百年后它还在这。你说它一颗小小的石体,能顶多大用?
可就是有了这一个个小小的石头,这里才集聚成一片浅滩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萧业听后,心中似有触动。
那年,他年仅十五岁,从净慈寺下山不久,灭族之后又遭遇丧母之痛,化名纪言游历江湖。
彼时,他整个人充满了阴暗厌世的气息,除了满心的报仇雪恨,眼里再也容不下世间半分!
就在他即将完全踏入黑暗时,他在宕梁山遇到了费济。
起初,他有些好奇,这个精神抖擞的老头为何要上山下水,不辞辛苦。
后来,当他听说,他在工部被冷待了多年,一身治水本领无用武之地,这才辞官而去,想要用这年老的身体踏遍大周的山川河流,为后人留下一幅可借鉴的山川舆图。
他听后,是不信的,他觉得他不过是与旁人一样欺世盗名!
于是,他跟着他一起走,同吃、同住、同探山川河流,慢慢地他发现,这个老头是认真的。
如果说,净慈寺的方丈寂照大师在萧业的心中种下了“仁慈”的种子,那费济便在他心中种下了“众生”的种子。
那段时间,萧业的眼里不但有了高山、河流,也渐渐有了世间万民。
十五岁的纪言,从六十岁的费济手中接过那颗褐色的河卵石,目光沉沉地看着它,似乎若有所思。
费济望着这个满怀心事、深沉神秘的年轻人,目光慈祥,呵呵笑道:“天地生万物,万物皆有道理。小友,他日你需要一颗石头时,你所见的就不仅仅是一颗石头了。”
思绪到这,萧业的眼眶微微发红,他张开手,那颗褐色的石头静静地躺在他的手心里,似无言的诉说着那段宕梁山的岁月......
费济已逝,他早已知晓。
喜欢。
第71章 一颗石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