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6章 推广军票[1/2页]

水煮大明 嗒嗒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勇嘴角微微上扬,与沈学海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两只34;大小狐狸34;的脸上浮现出相似的笑容,那是一种掌握了财富密码的得意,也是一种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期待。
     他们猥琐的笑声很快淹没在市场的嘈杂声中,而陈子龙依然站在原地,仿佛被施了定身咒,目光在飞涨的土地价格、火热的股票交易和流通的军票之间来回游移,脑海中一片混乱。
     陈子龙也接过一张军票,上面写着一两,他非常困惑的看着交易所里的人群,什么时间这里的人开始流通纸币,难道大家都忘了当年“大明宝钞”之痛?
     让我们扒一扒大明宝钞这出34;皇帝的新衣34;大戏!话说宣德年间(14261435年),宣德皇帝看着国库里的铜钱堆成山——哦不对,是看着空空如也的国库欲哭无泪。这年头,铜钱忒不禁花,买斤猪肉得揣一麻袋铜钱,小贩数钱数到手指抽筋,买家拎钱拎到胳膊脱臼。皇帝一拍脑门:34;得嘞!咱玩票大的,印纸钱!34;
     大明宝钞横空出世,背面还印着宣德皇帝的御笔亲题——相当于古代版34;总统签名34;。这纸钱分官钞民钞,官钞专供朝廷耍赖用,民钞给老百姓当34;韭菜收割券34;。发行时那叫一个严格:尺寸、图案、防伪标记,活脱脱现代人民币的祖宗。可惜啊,这34;严格34;只体现在印钞机上,回收?不存在的!
     朝廷信誓旦旦说有34;特殊纸张、水印、丝线34;防伪。结果呢?造假窝点比漕运码头还热闹。为啥?因为印钞局的老张、老王偷偷把34;特殊纸张34;论斤卖给不法商贩——毕竟这玩意儿比宣纸还便宜。皇帝的御书签名?早被刻成雕版满街卖,跟现在的明星签名照似的。
     大明宝钞有个祖传绝技——34;只出不进34;。朝廷拼命印,税收只收宝钞,铜钱?白银?对不起,本朝不约!老百姓拿着宝钞买米,米铺老板哭丧着脸:34;官爷,这纸钱擦屁股都嫌硬,能换点真金白银不?34;答曰:34;滚!34;于是宝钞贬值得比自由落体还快,最后连乞丐都拒收——34;爷要的是能填肚子的,不是擦嘴的!34;
     最骚的是,这宝钞不分界、不限地区、不限时间,还不设发行上限。相当于现代央行说:34;咱家印钱不设限,爱印多少印多少!34;结果?物价涨得比风筝还高,老百姓算账得用麻袋装钱。有奸商发明34;以物易物34;,比如34;一匹布换十斤盐34;,朝廷大怒:34;刁民!竟敢绕过宝钞?34;结果转头发现,连皇宫采购都偷偷用丝绸结算...
     就这样,大明宝钞成了史上最持久的34;庞氏骗局34;。从宣德玩到崇祯,整整三百年,朝廷靠这招从老百姓兜里34;借34;走了无数真金白银。最后李自成进北京时,国库里的宝钞堆得比长城还高——可惜只能当厕纸用!
     要说这大明的钱袋子有多乱,看看市面上的钞票就知道了——大明宝钞?早成了擦屁股纸!可金山的军票,那可是实打实的34;点纸成银34;魔法。
     别人家的纸币是34;画饼充饥34;,金山军票可是34;钢兑白银34;!每张军票背后都揣着等值的实物白银和田产,跟现代银行的准备金似的。更绝的是,专挑那些3

第256章 推广军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