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2章 物尽其用[2/2页]

水煮大明 嗒嗒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轮廓正在暮色中模糊。李勇知道,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1627年,试图改革自强的高棉国王吉·哲塔二世被权臣暗杀,其子波尼·笃(Ponhea To)继位(称吉·哲塔三世),但年仅10岁,实权落入太后(吉·哲塔二世遗孀)及权臣集团手中。
     暹罗国王颂昙以“保护高棉王室”为名,扶植亲暹势力,派遣军队驻扎柬埔寨,操控王位继承。1630年,暹罗甚至直接任命吉·哲塔二世的弟弟乌迭亲王(Outey)为摄政,进一步架空幼主。
     安南阮主利用柬埔寨内乱,通过联姻(吉·哲塔二世娶阮主之女为王妃)和军事介入,持续向湄公河三角洲扩张。至今,阮主已实际控制原属柬埔寨的普利安哥(西贡,今胡志明市)周边地区,扶持亲越贵族。
     阮主以“保护高棉(柬埔寨)王室”为名,不断派兵进入湄公河三角洲,修筑据点(如嘉定),安置越南流民垦殖。阮主海军已控制巴地至美萩的沿海地带,切断柬埔寨出海口。暹罗驻军掌控乌东、马德里等要地,高棉王室军队被解散或收编为暹罗附庸军。
     1631年的高棉(柬埔寨)是一个被暹罗与安南撕扯、王权解体、民生困顿的傀儡王国,其命运深刻改变了中南半岛的地缘格局——它既是阮主“南进”的牺牲品,也是暹罗扩张的跳板,标志着高棉独立时代的终结。
     明国打败阮主后,湄公河三角州此时已经三不管,李勇正好划为大明的湄公河三角州飞地,同时也将此设为安南和高棉王国(柬埔寨)的缓冲区,不能再让越南向南扩张,碎片化的越南才是好越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崇祯四年四月一日,暮色初合,普利安哥港(今胡志明市)的码头笼罩在一片朦胧的薄雾中。周立勋骑在高头战马上,身后是三百名海安营士兵整齐列队,铁甲映着残阳,透出森然寒意。港口的渔船零星散布,岸边的棕榈树在晚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迎接这支不速之客的军队。
     周立勋勒马驻足,远眺这片肥沃的湄公河三角洲。春日的稻田泛着新绿,一年三熟的土地孕育着无尽生机。他目光灼灼,心中激荡——这里,将成为大明在安南与高棉之间的铁砧,任谁也休想染指!
     “传令下去,即刻扎营,明日便开始招募华人垦民!”他扬声喝道,声音在港口回荡。不远处,一艘送信的快船已扬帆起锚,乘着夜色驶向金山——今春长江沿线的恶霸地主,很快就会知道,他们的“新家”在何方。
     同一天,在岘港要塞的议事厅,明国、广南和占城三方召开军事会议,由李勇主持,大家一致决定立即发起尊黎讨逆的军事行动,同时秘密派出使者,威逼利诱高平莫氏和越西武氏一起动手。
     崇祯四年四月初四,升龙城内,茶肆喧嚣。木桌旁,茶客们交头接耳,议论声沸反盈天。一则消息如野火般蔓延——明国要回来了!
     “听说了吗?广南军已封锁海面,战船蔽江,连片帆影都休想出入!”
     “可不是!黎朝已在尊奉大明正朔,讨伐逆贼,阮主更是在‘一江一山前线全面反攻,灵江、横山一带战火连天!”
     茶肆内,有人拍案而起,有人蹙眉低叹,更有人慌忙起身,匆匆结账离去。谣言与真相交织,恐惧与期待并存,整座升龙城仿佛被一张无形的巨网笼罩,人心惶惶,如沸如羹。
    喜欢。
  

第232章 物尽其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