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5章 江西拜访[2/2页]

水煮大明 嗒嗒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祯三年,宋应星已经四十三岁。他怀揣着对父母深沉的孝心和期望,参加了长达十五年的科举考试。然而,命运对他似乎并不眷顾,在前年,即崇祯元年,他人生中的第五次科举考试,宋应星再次经历了痛苦的失败。这一沉重的打击,并没有让他放弃。但紧接着,又一个悲痛的事件发生——他的父亲,在那一年不幸去世。宋应星家中仅剩年迈的母亲魏氏,成为他唯一的依靠。面对家庭的变故和科举的挑战,宋应星决定在崇祯四年的科举中,放手再最后一搏,为家族的荣誉做最后的努力。
     江西南昌金山商会的王掌柜,收到找寻宋应星的指示后,表现出一个合格奸商应有的聪明和机智,以及对上级命令极高理解力和执行力,他通过宋应星是举人的线索,很快拿到宋举人的家庭地址,听到宋应星正在家中努力备考时,马上携重礼,亲自上门拜访。在此次拜访中,家道中落的宋举人,看在“重礼”的面子上,勉强同意与李勇见面,与王掌柜约定好双方会面的时间,即本月的十八日。从杭州到江西奉新的路程大约为1400里,这段旅程对于李勇来说,虽然漫长,却充满了期待。
     幸运的是,整个浙江境内,从杭州出发,经过绍兴、金华、衢州,直至玉山,大约800里的路程,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全部铺设了水泥路。这一变化,一方面得益于浙江地区的民富,另一方面则归功于金山商会各地掌柜的不懈努力。当然,最为关键的是,“过路费”,让知府为首的官员,当地的大商人大地主们都能从中获利。得益于这些新铺设的水泥路,李勇和他的卫队仅用了3天,顺利走完这段路程。
     进入江西之后,李勇原以为,路况会很差,结果,超出了他的预期。能赚钱,谁会落于人后,大明的官府效率不高,要看什么事,如果是赚钱,那越落后的地方越积极。广信府的上饶和鹰潭,在金山商会的“轻轻”推动下,今年立即动工修建水泥路。尽管只完成大约200里的路段,对一个“穷地方”,也是非常了不得进展。因此,在路况时好时坏,行程时快时慢中,后面的600里路程,紧赶慢赶用了6天的时间才走完,终于在三月十七日,顺利抵达南昌府的金山商会。尽管路途遥远,总的来讲还是好路居多。但李勇这个现代人在耐力和韧性上,与古人相比实在是差太远,我们的李指挥使大人,居然累得筋疲力尽,仿佛快要散架一样。真是弱爆了,“卫队长”张杰在旁边,默默的的“鄙视”了他。
     在第二天的清晨,崇祯三年三月十八日,当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时间正好是卯时(早上5点钟),李勇一行人便前往奉新县。经过近三个时辰的跋涉,太阳已高挂天空,巳时三刻(上午10点半),终于抵达了奉新县的一个小村庄。村庄的入口处,有一个六脚牌坊,上面赫然写着“三代尚书”的字样,这四个字,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这个家族的辉煌历史。看到这个牌坊时,李勇有点热泪盈眶,终于到了,想想后世的高铁和飞机,什么叫朝发夕至,在大明有没有?
    喜欢。
  

第105章 江西拜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