诣,对此感到非常欣赏。两人很快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忘年交式的挚友。
陈子龙经常自豪地提起他的好友兼大哥,金山卫的李勇千户。他不仅在抓捕海盗、斩杀倭寇方面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武艺,而且在炼钢制铁和建造大型船只方面也显示出了卓越的技艺。李勇不仅在制造新式火铳和火炮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且在数学、农学以及火器制造等众多领域都展现出了深厚的造诣。他的多才多艺让孙元化非常钦佩,如果不是因为辽东战事的紧迫,孙元化几乎想要立刻飞往金山,亲眼目睹这位全能的李千户的风采。当然,陈子龙也按照李勇的要求,积极地向孙元化推荐了他手下的勇将杨皋。他一再强调,金山的精兵强将都是由这位杨皋训练出来的。陈子龙建议将杨皋调到山东威海卫,因为在他看来,学长孙元化身边必须要有“自己人”。目前,孙元化身边几乎全是辽东人,这让他感到非常忧虑。他担心一旦发生重大变故,没有“自己人”的支持,学长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
在大明的官场体系中,门派师生关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孙元化对此深信不疑,并且积极地支持这一传统观念。尽管他作为兵备官,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但他的职权范围还是受到了督抚的限制和监督。然而,今日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孙元化被授予了按察副使的职位,这个职位赋予了他实质性的权力。他现在集巡察兵备、学政、海防、清军、监军等多重职责于一身,这使得他能够毫无顾虑地行使自己的职权。于是,他立刻着手安排人员,开始走必要的程序,以制定调动和任命的官方文书。在这一系列的官方流程中,孙元化决定调派金山卫的百户杨皋,任命他为威海卫左千户所的千户,这一决定标志着杨皋也在官场上的地位得到了显着提升,更重要的是,李勇心心念念的明末辽东这摊大生意,金山终于可插上一支脚。
同时,孙元化立刻着手又准备一封书信,请李勇千户自己,或者是杨皋,将金山卫的所有精良军备带来。鉴于陈子龙一再的夸赞,这位大明着名的“理工男”,早已心痒难耐,他迫切地想要将金山制造的战船、火枪和火炮,与葡萄牙制造的进行一番比较。由于“己巳之变”的惨痛教训,朝廷已经痛定思痛,决定投入巨额资金,在登莱地区招兵买马,整顿军备,以准备对后金的反击。
孙元化深知,要真正提升大明军队的实力,除了人才之外,先进的武器装备同样不可或缺。他计划利用这次机会,对登莱的军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整合与升级。
同时,他全力在登莱地区的大肆招兵买马。孙元化明白,只有真正拥有了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军队,大明才能与后金作战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位心慈手软的理工男,决心利用自己的职权,为大明中兴,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金山在官场上,除了苏州陈知府、登州孙按察副史外,京办北京金山商会和同志会也在广泛发力,寻找更多能够影响朝廷的代言人。
喜欢。
第94章 按察副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