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章 发展副业[1/2页]

水煮大明 嗒嗒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勇扶额看着地上俩醉汉:34;这帮没见识的古人...34;嘴里嫌弃着,手里却把剩下的酒小心封进陶罐——这可是能换真金白银的宝贝疙瘩啊!
     实验成功的那个夜晚,李勇盯着蒸馏壶里琥珀色的酒液,手指在案几上敲出急促的节奏。米酒那点可怜的度数(满打满算十八度)怎能比肩这醇厚的佳酿?他提笔在账册上重重一划——金山卫要变天了!
     崇祯元年四月中旬,范叔领着个油头粉面的青年跨进书房。李勇抬头望去,只见那厮身着鸦青色绸衫,瘦削的脸颊棱角分明如刀刻,颧骨高耸入鬓,三缕山羊须随着说话时喉结滚动轻轻颤动。最慑人的是那双鹰隼般的眸子,瞳仁泛着古铜器历经把玩的幽光,眼尾细纹里沉淀着商海浮沉的世故。斜襟短褐外罩着墨色马面缎袍,领口银线绣的貔貅早被袖口油渍染成酱色,倒像是特意做旧的古董。腰间蹀躞带悬着三枚玉算筹,玉面沁着诡异的宝绿色血沁——据说是去年在扬州码头从破产盐商手里抠来的宝贝。
     34;这位是...34;李勇搁下蘸着朱砂的毛笔。
     34;少爷,这是我侄子莫学贵,今年刚满二十有五。34;范叔拱手引荐,身后高瘦青年作揖行礼:34;学贵拜见百户大人。34;
     李勇上下打量着这位传说中的商界新秀——鸦青色绸衫裹着精瘦身板,颧骨高耸如刀削,三缕山羊须随着拱手的动作轻颤,最醒目的是那双鹰隼般的眸子,在暮色里泛着精明的幽光。
     34;莫大哥快别多礼。34;李勇一把搀住对方手腕,故意晃了晃:34;您可是看着我长大的,就是这些年走南闯北,把身子骨都熬成竹竿了?34;说着指了指对方袖口若隐若现的翡翠扳指,34;这扳指可够沉的,压得您更瘦了罢?34;
     34;来来来,都坐都坐。34;李勇拽着莫学贵往太师椅上按,转头冲范叔挤眼睛:34;范叔您就别39;大人39;39;大人39;的叫了,听着跟审犯人似的。34;见莫学贵仍拘谨地垂手而立,他直接搂住对方肩膀:34;咱俩年纪差不多,叫我名字就行——对了,行商这些年,可有所得?”李勇一边放下笔,一边问道。
     莫学贵偷瞄着李勇案头厚厚的文稿,心算着以正常人的写字速度,就算不吃不喝也得写上小半年。正愣神间,忽听提问,慌忙整理思绪答道:34;学贵愚见,商人本质不过是低买高卖,要追求高利润,则须想办法做到物以稀为贵......34;
     34;物以稀为贵?34;李勇突然打断,指尖敲着案几上那坛琥珀色酒液,34;跟囤积居奇的奸商一个论调?34;他心想这厮脑子里怕不是塞满了算盘珠子——难怪古人总说34;无商不奸34;,再有钱也是下九流。
     34;少爷必有高见!34;莫学贵被噎得额头冒汗,眼巴巴望着李勇从袖中抽出一卷洒金宣纸。
     34;听好了。34;李勇展开宣纸,笔锋如刀刻般写下六个大字:34;商道六等说34;。案头烛火摇曳,映得他眼中跳动着野心的火苗:34;五流商人只会造货,酒香也怕巷子深;四流商人精于渠道,快进快出赚快钱;三流商人打造名牌,像绍兴女儿红那般;二流商人玩转资本,学山西票号钱生钱;一流商人制定标准,好比景德镇官窑独一份;至于顶流......34;他突然拍案大笑,震得烛影乱颤:34;创新发明才是王道!本少爷这高度酒便是开山之作,往后还要鼓捣玻璃镜子水泥——34;
     莫学贵盯着宣纸上未干的墨迹,忽然发现34;奸商34;二字不知何时被圈了个大大的红圈,旁边批注着34;格局打开34;四个簪花小楷。
     莫学贵指尖发颤,猛地指向茶几上那盏青花瓷盅:34;这...这是传说中的高度酒?34;话音未落,他已一把抓过酒盅,仰脖灌下。霎时,整张脸涨得通红,额角青筋暴起,却仍扯着嗓子嚷嚷:34;好酒!这烈性...这醇香...当真是闻所未闻!34;
     李勇抚掌大笑:34;好一个识货的!34;见莫学贵醉眼朦胧地就要跪拜,忙一把搀住:34;且慢!34;
     34;少爷乃商道奇才!34;莫学贵挣脱搀扶,扑通跪地,额头重重磕在青砖上,34;学贵愿赌上全部身家,追随少爷闯荡商海!34;
     34;好!咱们要赚的,可是天下人的银子!34;暮色中,两人身影被拉得老长,远处酒坊飘来阵阵醇香,混着海风直往人鼻子里钻。
     烛影摇红至三更,莫学贵伏案疾书,笔尖在宣纸上沙沙作响。李勇背着手踱步,不时指点一二。待到东方既白,两份墨迹未干的企划书已摊在案头——34;金山酒业34;与34;乐天酒业34;的招牌赫然在目。
     34;妙啊!34;莫学贵指着李勇取得34;飞天唐代宫廷玉液酒34;的名号拍案叫绝,34;这名字听着就值三十两银子!34;只见企划书上写着:高端线采用采用优质大米为原料,经过精心酿造和陈酿,口感醇厚,香气宜人。
     转看“古坊贡酒”的中端酒规划,采用高粱为原料,口感柔和,适合有钱人日常饮用;再看34;酒仙酒34;的规划,红薯发酵配竹筒蒸馏,成本压到三文钱一斤,却敢叫34;仙34;字——李勇咂着嘴直乐:34;这要是让穿越同行瞧见,非得笑掉大牙不可。34;仅从这些名字,便能感受到李勇对过去还时时想念的恶趣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莫学贵却较上了真。他带着伙计们反复试验,连蒸煮

第7章 发展副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