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四处大旱,高温不绝,别说种粮食,种子在这种温度下都难以存活,饿死之人不计其数。”
梅笙重新坐回去,跟魏泱说着这人尽皆知的事情:
“虽然各朝已做出相应解决手段,但不解决大旱之事,根本不除,各处就依然会有饿死之事出现。”
“皇朝四处支援,依然分身乏术,树木花草虫鱼……甚至是地皮,观音土……所有能吃的东西都吃完,首先出现的,就是易子而食。”
“先是易子而食,接着就是路有劫匪,示人为两脚羊,烹而食之,灾荒愈发久,到后来天空竟然出现双日升空之景,食人之事一时间,变得光明正大起来。”
“随着这些人的队伍逐渐壮大,在民间各地形成一股不小的势力,因灾荒做下此等事情,遂被人称为,“饿死鬼”。”
“灾荒一事,和各地作乱,均有不同人处理,黑将军下属的黑甲军在剿灭作乱者时,发现饿死鬼一众。”
“逐渐的,不知从何时开始,这些人的体质愈发强大,生有尖牙,血有毒,且有传染性,触碰到血液的普通人,会逐渐狂躁,失去理智……”
梅笙说到这儿,猛地饮下一杯茶,如同饮酒:
“也是这时,事情就不好处理了,一开始黑甲军啥死饿死鬼,是众人喜闻乐见的,但当血液会传染无辜之人开始,就有饿死鬼专门……”
“面对亲近之人,理智总是会被情感覆盖,平民百姓只知道自己家人什么也没做,就是碰到脏东西,就要被杀,自然不甘心也不乐意。”
“为了防止饿死鬼的传染逐渐扩大,黑甲军自然要铁面无私,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件事处理干净,将损失降到最低。”
“一来二去,两方各自有些僵持不下,不过好在黑甲军和黑将军名声在外,守护城池之时,百姓们依然很是配合。”
“只是这饿死鬼的传染方式太过简单,导致饿死鬼一直无法处理干净,络绎不绝,总会从各个地方忽然窜出,闹吃不小动静。”
眼见梅笙茶杯里的茶水被一饮而尽,魏泱很有眼色地拿起茶壶,将茶杯添满:
“是啊是啊,大家真是太辛苦了,要不是有你们,若是饿死鬼猖獗,泛滥,所有人怕是都要完蛋了。”
梅笙听罢,眉眼微凌:
“我不喜这些阿谀奉承,这种话以后莫要与我说。”
魏泱只觉得无辜。
她是真的这么觉得的。
饿死鬼的毒有传染性,甚似瘟疫。
官场有些人天生生活优渥,没经历过苦日子,也不听外面的事,怕是不知道,瘟疫这东西蔓延起来,有多恐怖。
灭城之灾,灭国之祸。
真不是说假的。
更别说,饿死鬼一众人为了“法不责众”,怕是会不择手段,不遗余力的拖更多人下水。
被动和主动。
后者必然更容易造成更大灾祸。
更别说……
“……这饿死鬼一直除不干净,指不定是有人尝到了这强大体质的甜头。
比如有人想要变得更强,又不愿意自己成为靶子,四处散播毒血。
等强大的饿死鬼多了,算上饿死鬼原本的家人,有一天,在各方协商下……
或许各朝真的有朝一日,会将饿死鬼单独划分出来,将它们正式归为另一种种族。”
魏泱思索着所有可能,不由生出这个想法,轻声缓道。
“不可能!”
梅笙拍案而起:
“皇朝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存在!有一就有二,破了这个例,让暗中之人尝到甜头,定会助长其野心,皇朝之乱必然因此而起!”
话确实是这样说没错。
魏泱又给梅笙添了一杯茶:
“所以,这都要看上头人是否能狠下心,以雷霆之势,一举扫灭所有饿死鬼,绝了祸患。
不管饿死鬼的家属如何抗议,随着时间过去,未来的平安日子,会让所有人明白……
饿死鬼必须死!
这不止是大势所趋,更是因为,若是认了可食同类这种事,人族灭绝,就在眼前。”
若饿死鬼泛滥。
未来,这大陆怕是到处都是饿死鬼,人族才是那个稀有物种了。
这天玺皇朝看起来,发展得很是厉害的样子。
掌握大权之人,不可能不知道这种事。
除非上头的人超过七成都被转化成饿死鬼。
否则,饿死鬼被围剿是迟早的事。
就如上一世魏泱的经历。
那时她还没碰到万俟云川。
只是在一个人逃亡之时,偶然经过一城,恰好瘟疫爆发。
这瘟疫来得奇怪。
不知从何而起,且没有半点潜伏期,就这样在一个夜晚突然爆发,眨眼间,蔓延全城,没有多少人幸免于难。
事发之初,大家还在齐心协力想办法调查清楚。
随着瘟疫带来的病情加重,一个又一个人突然倒下,横死街头。
再加上封城后,外援久久无法有个办法和结论。
&n
第175章 这里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