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2章 乱世当用重典[1/2页]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柯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34;陛下,当三思而后行呐..34;
     34;毕自严,焉敢胡言乱语,乱我大明国本..34;
     34;复建税课司,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34;
     短暂的沉默过后,各式各样的议论声便于暖阁内炸响,诸多身着绯袍的朝臣们各执一词,瞬间便令幽静的乾清宫暖阁变得如市井般嘈杂。
     昔日太祖有言,不准34;与民争利34;,故此于国朝初年定下的商税额度,即便是过去了两百余年也不曾增加。
     眼下朝廷若是重建税课司,约束大明各地的商贾,这商税额度又该作何调整?
     即便是天子34;遵循祖训34;,仅仅是加强对于商贾的管理,并不增加税率,也会引来一阵滔天骇浪。
     毕竟放眼大明的两京十三省,有几个官员不利用手中权利,从商贾身上榨取利益?
     这大明朝两百余年的国朝,拢共也就出了一个34;海瑞34;呐!
     34;王本兵,你的意思呢?34;没有理会眼前面红耳赤的朝臣们,案牍后的朱由校不辨喜怒的敲了敲桌案,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始终沉默不语的兵部尚书王在晋。
     若是放在太祖年间,莫说仅仅是复建税课司,即便是将税率上调,又有几人敢置喙?!
     34;回禀陛下,34;许是没有料到天子竟会在如此敏感的话题上征询自己的意见,身材魁梧的兵部尚书稍作犹豫之后,方才起身回禀道:34;自孝宗皇帝推行开中法以来,我大明商贾的影响力便越来越大..34;
     34;仰仗陛下运筹帷幄,宣府骚乱虽是有惊无险的得以解决,但朝廷仍不可掉以轻心...34;
     嘶。
     此话一出,暖阁内的朝臣们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脑海中不由自主回想起发生在去年冬天的那场34;骚乱34;,脸上露出了些许骇然。
     士农工商。
     太祖朱元璋于南京建国称帝之后,便是专门下旨,针对生性逐利的商人们在34;衣食住行34;等方面做出了限制,以体现其低微的社会地位。
     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34;祖制34;早已名存实亡,拥有着莫大财富的商贾们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足以影响到当地的民生。
     例如距离京师数百里之遥的宣府镇,那些胆大包天的晋商们不仅视朝廷律法如无物,公然向辽镇建奴走私,甚至还在察觉到危机之后,强行34;闭市34;,试图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令边军哗乱。
     这已然是赤裸裸的谋逆了。
     34;王本兵所言甚是,朝廷过往对这些商贾们失之以宽,当引以为戒。34;相顾无言片刻,吏部尚书周嘉谟缓缓点头,浑浊的眸子中涌现些许光彩。
     作为掌管官员升迁之责的吏部尚书,他对于大明当下商贾拥有的恐怖影响力深有感触。
     当下大明虽然还没有出现令人触目惊心的34;卖官卖爵34;,但富绅豪商与当地官员沆瀣一气的案子早已屡见不鲜。
     朝廷是该管管这些富可敌国的富绅豪商们了。
     34;天官,兹事体大,焉可如此冒

第342章 乱世当用重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