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紫禁城中传出消息,天子正式批准了蓟镇总督文球因34;年老体衰34;请求致仕的奏本,并专门下旨宽慰。
消息传出,本就暗流涌动的朝局愈发诡谲,诸多出身东林的官员们就好似嗅到腥味的猫一般,开始蠢蠢欲动。
在广宁巡抚王化贞因故离职之后,蓟镇总督已是他们东林党在边陲仅剩下的34;臂膀34;,绝对不容有失,令这个位置落入旁人之手。
相比较之下,天子擢升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兵部郎中洪承畴为叙州知府这一举动,便显得无关轻重,并未在朝中引起太大的反应。
甚至就连风闻奏事的御史言官也显得34;兴味索然34;,因为其全部精力悉数集中在礼部侍郎孙慎行最近呈递进宫的奏本之上。
...
...
34;几位爱卿且先看看这奏本吧,34;幽静的乾清宫暖阁内,身着常服的大明天子朱由校略微微眯着眼睛将手中奏本交予身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不置可否的沉吟道:34;礼部孙爱卿上奏,奏请瑞王,惠王,桂王三位皇叔出京就藩..34;
言罢,朱由校深邃的眸子中便是涌现了一抹转身即逝的恼怒,并不自觉看向了不远处的次辅刘一璟及韩爌两位阁臣。
饶是他就知晓东林党必然34;不甘寂寞34;,但也没有料到,在孙慎行这位34;东林急先锋34;率先以34;红丸案34;向首辅方从哲发难之后,其后续的手段也是接踵而至。
昔日御极四十八年的万历皇帝除却中途早夭的子嗣之外,共有五位皇子活到成年。
除却长子泰昌皇帝朱常洛,余下三位皇子虽然与大名鼎鼎的34;福王34;朱常洵同为受封为王,但却始终未能如愿出京就藩,而是一直居住在冗杂的十王府中,距今已有整整二十年。
依着皇明祖训的规矩,大明皇子在封王之后,当即刻前往封地就藩,以免中枢动荡,威胁储君。
但也许是万历皇帝34;厚此薄彼34;,对于这三位皇子不够重视,亦或者彼时朝臣仍对福王朱常洵就藩的34;惨痛教训34;心有余悸,瑞王朱常浩等人便一直在京师居住,未能前往封地就藩。
随着时间的流逝,朱常浩等人也逐渐成为了宗室间的34;透明人34;,就连他们本人都不再奢望出京就藩一事。
可礼部侍郎孙慎行的这封奏本,却是打破了双方之间保持多年的34;默契34;,直接将朱由校推上了风口浪尖。
34;启禀陛下,34;沉默半晌之后,脸色铁青的内阁首辅方从哲缓缓起身,声音复杂的低喃道:34;三位王爷居京多年,确实是有些不合规矩..34;
34;但太仓库,实在是拿不出多余的钱粮了..34;说到最后,首辅方从哲的憔悴的声音已是微不可闻,往日精明干练的眸子中充斥着浓浓的疲惫。
他知晓,礼部侍郎孙慎行请奏宗室亲王就藩的奏本明面上是朝着天子发难,实际却是针对的他这位内阁首辅。
如若他反对瑞王等人出京就藩,朝中东林党便会以34;办事不力34;为由,对他展开攻讦,继而令他辞官回乡;倘若他硬着头皮,同意瑞王等人出京就藩,来自于士林间的舆论压力也会令他引咎辞职。
这
第212章 步步紧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