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6章 起风了(上)[1/2页]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柯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正月十五,元宵灯会。
     因为前些时日才刚刚下过一场鹅毛大雪的缘故,青石砖板的街道上尚且累积着不少未曾融化的积雪,而街道两旁的树梢上更是白雪皑皑,会同着大红色的灯笼,显得格外喜庆。
     对于绝大多数百姓而言,这个年关是热闹且满足的,尤其是在各大茶楼酒肆慷慨激昂的说书先生们。
     大明虽然风气开放,从不因言获罪,但至多也就是讨论些朝廷时局,对于宗室藩王们的34;风闻趣事34;则是尺度有限。
     通常而言,涉及宗室藩王草芥人命的话题,至多也就持续个两三日,便会有五城兵马司或者顺天府的差役上前34;提醒34;,毕竟中枢虽是对宗室藩王放任自流,但也不愿影响过于恶劣,惹得天怒人怨。
     可偏偏今年却是有些不同寻常,从年关开始,他们便以当下炙手可热的34;通敌案34;为引子,话题逐渐偏移至在洛阳骄奢暴虐的福王朱常洵。
     整整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五城兵马司及顺天府的差役们却始终不为所动,任由他们唾沫横飞,慷慨激昂。
     甚至每每谈论至洛阳福王朱常洵桀骜不驯,横征暴敛的时候,均会有不起眼的汉子出手打赏,使这个话题经久不衰,也让福王朱常洵种种不法的行为深入人心。
     借着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京师的这些说书先生们也从热情高涨的百姓手中赚取了不少银两,收益远超历年的这个时候。
     渐渐的,随着关于福王朱常洵的34;风闻趣事34;越来越多,终是有些许政治嗅觉敏感的官员从中察觉到了些许端倪,继而脸色大变。
     难道说,在执掌六宫数十年的郑贵妃迁居仁寿宫之后,就藩于河南洛阳的福王朱常洵也将黯然退场吗?
     这福王朱常洵可是神宗皇帝亲子,当今天子的34;皇叔34;,地位远非昔日因34;失察34;而被朝廷废为庶人的代王可比。
     天子如此34;薄情34;,就不怕宗室震动,背上一个刻薄寡恩的骂名吗?
     怀揣着各种各样的念想,后知后觉的官员们纷纷将目光投向紫禁城所在的方向。
     天子究竟想要做些什么?
     ...
     ...
     乾清宫暖阁内,身着长袍的新天子朱由校在用过午膳过后,便着手翻阅起眼前桌案上堆积的奏本。
     今日虽是元宵节,但朝廷官员早已结束了休沐,有司署衙也陆陆续续恢复了原本应有的秩序。
     大明这艘锈迹斑斑的巨轮,重新开始了有条不紊的航行。
     34;熊廷弼请饷百万两?34;轻轻将手中奏本搁置,年轻天子若有所思的朝着身旁内官问道,脸上表情淡然,叫人瞧不出息怒。
     听闻天子问话,司礼监掌印太监赶忙拱手回禀道:34;户部尚书李大人直接以国库空虚为由,驳斥了熊大人的奏本;倒是首辅及次辅两位阁臣犹豫不定,特请天子乾纲独断。34;
     提及此事,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的眼中也隐隐泛起了些许不舍及迟疑,似是知晓这笔饷银,十有八九最终还是要由天子的内帑而出。
     34;建州女真野心勃勃,辽镇乃是重中之重,不容有失,朕

第136章 起风了(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