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6章 番薯阁老(上)[2/2页]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柯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脸上也随之涌现了些许愤懑之色。
     他好歹也是万历皇帝钦点的34;河南道御史34;,奉圣谕练兵,但户部及兵部却一直以各种各样的由头,拖欠军饷及器械,使其招募的数千兵勇,至今未能穿戴齐整。
     远远望去,全然没有半点34;官兵34;的样子,反倒像是一群训练有素的34;山贼乱匪34;。
     如若不是他日前突然接到圣谕,令其回京面圣,只怕饶是其意志坚定,也会在诸多掣肘下心灰意冷,继而辞官回乡。
     34;徐大人,咱们这就到了..34;思绪纷飞间,司礼监掌印的低语声重新在徐光启的耳畔旁响起。
     抬头一看,只见得一座巍峨宫殿赫然映入眼帘,上书匾额书写34;乾清宫34;,瞧上去恢弘大气。
     34;有劳王公公。34;微微拱手,朝着身旁太监点头示意过后,徐光启便是自顾自整理起身上凌乱的衣衫,而司礼监掌印也是提着略有些宽大的袖袍,先行向暖阁中的朱由校回禀。
     ...
     ...
     34;臣詹事府少詹事徐光启,奉旨面圣。34;
     34;吾皇万岁万万岁。34;
     乾清宫暖阁内,得到召见的徐光启跪倒在苏州地毯之上,声音慷慨洪亮。
     相比较被万历皇帝临时授予的34;巡按御史34;,正四品的詹事府少詹事方才是其正式的官职。
     话音刚落,年轻天子略显激动的声音便在其耳畔旁响起:34;徐先生免礼平身。34;
     34;赐座。34;
     闻声,早有准备的司礼监掌印赶忙从随侍宦官的手中接过座椅,亲自将其放置在暖阁中央,示意诚惶诚恐的徐光启落座。
     34;谢陛下。34;听闻案牍后年轻天子对于自己的称呼,徐光启心中的紧张稍有缓解,但眸子中的狐疑却是愈发浓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严格来说,他虽是詹事府官员,但却也担不起天子的这句34;先生34;,毕竟他可从来没有与眼前略显稚嫩的天子打过交道。
     趁着徐光启落座的功夫,案牍后的年轻天子则是满脸激动的打量着眼前这位34;甘薯阁老34;。
     依着历史上的记载,眼前的徐光启可是这个时代罕见的34;全能型人才34;,不仅精通历法,善于理政,并且还会铸炮,对于火器之道颇有心得,培养了大名鼎鼎的火炮专家孙元化。
     此外,徐光启还深谙34;食为民生根本34;的道理,一生撰写了多本有关农政的书籍,大力推行播种甘薯,土豆。
     徐光启试图凭借着这些亩产远胜于寻常粮食的农作物,挽救大明于水火之间。
     单从这个角度考虑,眼前年近六旬,举手投足间颇有些不知所措的徐光启,对于大明的重要性,胜过外朝那些满口34;之乎者也34;的衮衮诸公们,不知道多少倍。
     当然,更令朱由校敬佩的,还是眼前文官的胆识与气节。
     据他近些时日通过东厂和锦衣卫所了解,眼前的文官在34;萨尔浒之战34;过后便主动请缨练兵,并在通州的时候,与招募的兵勇同吃同住,且在朝廷饷银不足的情况下,自掏腰包为士卒发饷。
     为此,徐光启已然散尽家财。
     此等高风亮节,与京师肆意克扣军饷的勋贵们,形成了强烈对比。
    喜欢。
  

第56章 番薯阁老(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