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对于这些婢女心中所想,朱国弼可谓是一清二楚,但他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
     相反,他自认为自己比朝中那些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男盗女娼的衮衮诸公们强上不止一筹。
     毕竟,他从来不掩饰自己的34;贪财好色34;,也从未闹出过34;逼良为娼34;的荒唐事。
     他一向习惯34;两厢情愿34;,从不仗势欺人。
     34;行了,赶紧说吧,事情有眉目了吗?34;自言自语片刻,朱国弼便是扭头看向神情稍显尴尬的管家,目光中也夹杂了一抹认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几乎所有勋贵都知晓,在他父祖几代人的34;运筹帷幄34;之下,他们抚宁侯府如今在京营中的34;占役34;至少有数万人之多,堪称勋贵之最。
     为此,他朱国弼不满天子整饬行伍,倒是情有可原,但贵为成国公的朱纯臣为何同样不满天子整饬行伍?
     还有恭顺侯吴汝胤又是怎么回事?此前他从未听说,这两人私底下关系密切呐。
     34;启禀侯爷,34;迎着抚宁侯殷切的眼神,老管家连忙拱手回应:34;小人能力有限,对于成国公府的调查倒是没有什么进展..34;
     不待抚宁侯面露失望之色,老管家又紧接着神神秘秘的说道:34;但是恭顺侯吴汝胤那边,小人倒是查出了些许蛛丝马迹...34;
     34;何事?!34;见眼前其貌不扬的老管家居然真的查出了些许端倪,抚宁侯朱国弼顿时来了兴趣,原本懒洋洋的身子也不由得坐直。
     34;恭顺侯吴汝胤出身蒙古,祖上曾是投诚我大明的蒙古首领...34;关于恭顺侯一脉的来历,民间百姓虽是不敢高谈阔论,但在京勋贵却是人尽皆知。
     毕竟祖上曾是蒙古人的恭顺侯一脉,算是大明诸多勋贵中最为特殊的一支。
     34;正因如此,京师大营中的诸多蒙古士卒一向以恭顺侯吴汝胤唯首是瞻..34;兴许是事关重大,即便官厅中仅有他和面前的抚宁侯朱国弼两人,但其声音也在不知不觉间放缓。
     34;哦?34;见老管家如此言说,抚宁侯朱国弼先是一愣,随即脸上便是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早在太祖朱元璋于南京建国称帝之前,其军中便不乏蒙古士卒,而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距离塞外更近,吸纳蒙古士卒也愈发方便。
     虽说如今在京营中的蒙古士卒早已被34;汉化34;多年,除了外貌上的些许迥异之外,与寻常34;汉人34;没有半点区别,但军中若有若无的排斥,还是无法令这些蒙古士卒与其余士卒打成一片。
     平日里,这些蒙古士卒也是各自抱团,特立独行。
     此时经由眼前的老管家提醒,抚宁侯朱国弼方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一向在京中存在感颇低的恭顺侯吴汝胤,手中竟还握有这样一支34;军队34;。
     34;京师曾有传闻,有人在张家口等地的商队中,见过与军中面容相似的士卒...34;吞咽了一口唾沫之后,老管家的声音愈发轻微,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惊恐之色。
     他知晓,自己怕是无意间发现了一桩隐藏于黑夜之中的34;秘辛。34;
     34;什么相似,就是同一批人..34;闻声,抚宁侯朱国弼便是嗤笑一声,不由分说的反驳道。
     京营中归属于他们各自府中的34;占役34;,虽然名义上是京营士卒,但实际上就是他们各自府上的34;家丁34;,替商队充当护卫,走南闯北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谁家还没有几门营生。
     但是很快,抚宁侯便是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脸上猛然涌现了不敢置信之色,半晌之后方才断断续续的问道:34;你说在哪?34;
     34;张家口...34;见抚宁侯终是意识到了关键所在,老管家的声音中已是出现了些许哭腔,他甚至怀疑眼前的侯爷会不会34;杀人灭口34;,毕竟此事实在是太过于疯狂。
     34;原来如此,原来如此...34;
     顷刻间,心思通达的抚宁侯朱国弼便是明白了这一切的来龙去脉,口中念念有词。
     难怪恭顺侯吴汝胤同样不赞成天子整饬行伍,甚至态度比他还要激进...
     这张家口隶属于九边重镇之中的34;宣府34;,距离塞外草原不过百里之遥,恭顺侯吴汝胤居然将生意做到了塞外...
     一时间,纵使被外人诟病为34;贪财好色34;的抚宁侯朱国弼也是为之语塞,盯着外间的茫茫夜色,迟迟不发一语。
    喜欢。
  

第46章 蛀虫(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