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孙承宗入宫授课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东林党的支持。
     倘若东林党真的如愿34;众正盈朝34;,朝中其余官员又该如何自处,本就风雨飘摇的大明,处境是否会愈加不堪?
     对于此等疑问,在场几位尚书心中皆是没有答案,但其脸上不加掩饰的忧愁之色却是出卖了其内心。
     就连被万历皇帝临危受命,担任辽东经略一职的熊廷弼都逃不过东林党的34;觊觎34;,寻常官员焉有34;幸免34;的道理?
     嗡嗡嗡。
     在窸窸窣窣的低语声中,沉闷的宫钟声突然于在场官员的耳畔旁响起,使其不由自主的闭上了嘴巴,并抬头看向远处巍峨的宫门。
     钟楼处,厚重的宫钟轻轻晃动,朱红色的宫门则是被诸多侍卫由内而外的缓缓推开。
     见状,宫门外顿时响起了一阵凌乱的脚步声,心思各异的官员们赶忙按照官位次序,调整站位,并在内阁首辅的率领下,急不可耐的朝着皇城而去。
     所有人都知晓,今日的34;朝会34;结果必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引领朝野局势的走向。
     大明朝,何去何从!
     ...
     ...
     不过是半柱香的功夫,众臣便越过金水桥,远处巍峨的皇极殿赫然映入眼帘。
     一个月前,太子朱由校刚刚于此地接受百官34;劝进34;,正式登基称帝,成为大明的第十五位天子。
     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晨风,内阁首辅方从哲不由自主的放缓了脚步,脸上露出了些许纠结之色,好似在衡量着什么。
     啪啪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待首辅方从哲多想,便听得身后队伍中传来了廷鞭声。
     回头望去,发现几名34;大汉将军34;正不断挥舞着廷鞭维持秩序,身旁还有鸿胪寺官员在一脸严肃的训斥着喜形于色的御史言官。
     来势汹汹呐。
     深吸了一口气,内阁首辅方从哲的心情愈发复杂,这34;东林党34;之所以历经二十余年而不衰,便得益于牢牢掌控着34;督查院34;这个清贵的衙门。
     也正是靠着这些风闻奏事的御史言官,朝中34;东林党34;才有底气排除异己,力求34;众正盈朝34;。
     方从哲独相七年,自是见惯了官场中的34;尔虞我诈34;,心中知晓待到东林党彻底于朝中立稳脚跟,将辽东经略熊廷弼弹劾辞官回乡之后,下一个要弹劾的对象,便是自己这位大明首辅了。
     一时间,饶是方从哲经历过无数风浪,心中也不免有些兔死狐悲的悲戚之感。
     啪啪啪。
     耳畔旁再次响起的长鞭声将方从哲的思绪重新拉回到现实之中,令其重新迈步朝着眼前宫殿而去。
     队伍中喜形于色的御史言官们经过刚刚的插曲,也不敢再闹出半点动静,皆是规规矩矩的跟着大部队而走。
     不多时的功夫,一行人终是行至象征着帝国权利的皇极殿,此时殿内早已灯火通明,为此间天地平添了一丝肃穆之感。
     34;肃静!34;
     随着鸿胪寺卿的一声厉吼,颇有些喧嚣的大殿瞬间安静下来,文武官员按照官职高低,分列御道左右,各自盯着宫殿深处的金台。
     盏茶过后,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响起,只见得身穿冕袍的大明天子朱由校正在司礼监掌印的簇拥下,缓缓于偏殿而出,并朝着金台而去。
     天子到了。
    喜欢。
  

第36章 朝会(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