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6章 李长夜就是新时代的神[1/2页]

月薪三千的我,给员工发千万年薪 寂寞的人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清晨六点,新京天港的中央广场已经人声鼎沸。一群年轻人围在全息雕像旁,热烈地讨论着昨天的新闻。
     人群中,一个名叫赵小星的年轻人,手里拿着一块从“天穹市”运回的陨石碎片,脸上满是兴奋。
     “兄弟们!你们看了昨天的‘神谕推送没有?‘星瑶开拓队在柯伊伯带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能量晶体!据说能让引擎的效率再提升十倍!”赵小星挥舞着陨石碎片,激动得脸颊通红,“这可是我们大夏的团队!罗辑,牛逼!不愧是长夜先生的信徒!”
     旁边的女孩,林晓月,穿着“新京航天大学”的校服,推了推鼻梁上的智能眼镜,笑着说:“小星,你激动个啥?这种事现在不都司空见惯了吗?自从长夜先生启动‘开拓者法案,我们大夏的团队几乎每周都在太阳系里搞出大新闻!上周不还有人发现了一颗富含反物质的彗星吗?”
     “嘿,那不一样!”赵小星反驳道,“这次的晶体,直接改写了引擎的物理极限!这意味着我们能去更远的星系!你们说,长夜先生是不是早就算到了这一步?”
     “有可能!”另一个年轻人,名叫陈浩,插话道,“我听说,‘普罗米修斯的算力已经能模拟整个太阳系的物质流动。长夜先生肯定是通过它,提前规划好了人类的每一步棋!你们看他的发布会,每次讲话,都像是在对整个宇宙喊话,气场太强了!”
     林晓月撇了撇嘴:“行了行了,别把长夜先生吹得太神了。他再厉害,也是我们大夏人,骨子里跟我们一样,流着炎黄的血!不过说真的,我昨天在‘神谕论坛上,看到有人分析,长夜先生的‘功勋体系,可能是参考了我们大夏古代的‘科举制度,你说是不是有点道理?”
     “哈哈,科举?那长夜先生就是新时代的‘考官!”赵小星大笑,“不过这科举可比古代高级多了,谁能想到,考试内容是去宇宙里挖矿、建空间站啊?我昨天刚报了个‘星际采矿工程的培训班,准备攒够‘功勋权重,去申请一艘‘开拓者飞船!”
     “你?就你那数学成绩,还想去挖矿?”林晓月揶揄道,“小心被陨石流撞得满头包!”
     “嘿,别小看我!”赵小星拍了拍胸脯,“我已经加入了一个众筹团队,准备去小行星带捡‘歌利亚级飞船扔下的矿渣。听说那些矿渣里,都有稀土金属,随便捡一块,就能换一艘小型飞船!”
     他们的对话,被旁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听到了。老人名叫张福山,是一位退休的物理学教授,如今在新京天港的“星际科普中心”当志愿者。他拄着拐杖,笑眯眯地走过来:“年轻人,聊得挺热闹啊!不过我得提醒你们,宇宙可不是遍地黄金的乐园。去小行星带捡矿渣,也得学点真本事,不然飞船的导航系统出个错,你可能就回不了家了。”
     赵小星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张教授,您说得对!我们这不是崇拜长夜先生嘛,想追随他的脚步,去星空里闯一闯!”
     张福山眼中闪过一丝感慨:“长夜先生啊……我教了一辈子书,从没见过一个人,能让整个民族、整个文明,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往前冲。你们知道吗?我年轻时,最大的梦想是造一台能飞到火星的探测器。现在?哼,我的几个学生,已经在‘天穹市建了个能住十万人的生态舱!这时代,变了,全是长夜先生带来的!”
     他顿了顿,抬头看向那座全息雕像,语气中带着一丝虔诚:“我昨晚做梦,梦见自己站在‘神之心里,长夜先生对我说,‘老张,人类的未来,不在地球,而在星空。我醒来后,眼泪都流下来了。这不是梦,这是真的!我们大夏人,正带着全人类,走向星辰大海!”
     广场上的人群,听到了张教授的话,纷纷停下脚步,抬头看向雕像。
     一时间,喧嚣的广场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同样的光芒——对未来的憧憬,对李长夜的崇拜。
     在“大航海时代”的推动下,大夏的老百姓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幸福时代。贫穷被消灭,生存的压力被财富的洪流冲刷殆尽,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既魔幻又充满希望。无论是在新京的摩天大楼里,还是在偏远的乡村小镇,每一个大夏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融入这场席卷星际的狂欢。
     在祁连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如今被改名为“星辰小镇”。这里曾是黄土高原上一个普通的牧羊村,村民们靠放羊和种植青稞为生,生活简单而贫瘠。然而,“大航海时代”开启后,这个小镇彻底变了模样。
     小镇的中央,是一座小型的空天港,专门停靠“开拓者”级飞船。港内,停着十几艘银光闪闪的飞船,每一艘的舷侧,都喷涂着由村民们自己设计的、充满民族风情的图案——有奔腾的骏马,有飞翔的雄鹰,还有象征丰收的青稞穗。
     小镇的主街,已经从泥泞的土路,变成了由月球晶石铺成的、散发着微光的步道。街道两旁,传统的土坯房被改造成了智能化的生态住宅,每一户的屋顶,都安装了小型的太阳能聚变反应堆,能源完全自给自足。家家户户的院子里,摆放着全息投影仪,孩子们放学后不再追逐嬉戏,而是围着投影仪,观看“天穹市”传回来的最新星际影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傍晚时分,星辰小镇的社区中心里,灯火通明。村民们聚在一起,参加每周一次的“星际知识分享会”。
     主持会议的,是村里最年轻的“星际公民”——23岁的牧民卓玛。她刚刚从“天穹市”完成一次为期三个月的实习,担任一艘“歌利亚”级采矿船的生态维护员。
     卓玛站在全息屏幕前,手里拿着一个从火星带回的红色岩石样本,兴致勃勃地分享:“乡亲们!你们看,这就是火星表面的赤铁矿!我在‘天穹市学到了怎么用它提炼高纯度铁,还能用来做飞船的防护涂层!咱们村的飞船,下个月就能用上我带回来的技术!”
     台下,村民们发出阵

第356章 李长夜就是新时代的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