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3章 从内地采购装备[1/2页]

港岛:我的系统是警队升职器 大渝火锅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否则蔡元祺从哪里获得资源收购八家通讯公司?
     林家栋处理完案件后,收到了几个**汇报。
     他整理信息后发现仍有些许缺失,毕竟那家酒吧实在难以进入。
     林家栋思考片刻,觉得如果亲自出手倒是可以进入,但没必要。
     他对对立面的情况不了解,谁知道里面藏了什么?
     他虽然厉害,但并非无所不能,索性不再多想,继续监视即可。
     现在与蔡元奇勾结的人员名单基本确定,那么这些人又与谁勾结呢?
     既然无法进入那家酒吧,那就盯住其他人,把所有人都纳入视线。
     这些人并非警察,反侦察意识不强,或许可以从他们身上有所收获。
     这些线索掌握在自己手里,将来有机会就能一网打尽,那时自己在警队的地位将更加稳固。
     次日,果然有部分媒体、报纸开始宣传林家栋的话,但影响不大。
     因为大多数人已经知晓此事,这件事规模太大,一条隧道若被毁掉,后果不堪设想。
     港岛居民也感到害怕,而林家栋展现出的果断行动,让他们安心不少。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频繁发生,直接将其定性为恐怖活动,也算是合乎情理。
     毕竟没有人愿意整天担惊受怕地生活,而林家栋给予他们极大的信心,因此一些试图引导舆论的报道,都被大家忽视了,甚至被认为是无稽之谈。
     林家栋是港岛知名的风云人物,不仅因财富显赫,更因其卓越的侦探才能。
     自加入警队以来,二十多年间屡破奇案,他的声名无人不知。
     亚洲媒体一直对他的事迹津津乐道,使得他成为警界高层中最具公众认知度的人物,也是大众最熟悉的一员。
     尽管如今已位居高位,较少直接参与一线行动,但只要他在直播中现身,人们便莫名感到心安,坚信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这样的信任无需多言,每个人心中自有评判标准。
     林家栋对此习以为常,他知道并非所有人都能体会人质经历的恐惧,而且多数人处于安全环境,自然不愿回忆那些令人不安的经历。
     毕竟,很少有人真正体验过被枪指头的滋味。
     港岛严格控枪,即使申请持枪证的人也寥寥无几。
     最终,这归结为速度的重要性——只要你动作足够迅速,犯罪分子便难以反应。
     这是一种全新的思路,只是实施起来难度不小。
     需要大量精锐警员在场才可行,而港岛的飞虎队因此名声渐起。
     然而,这次案件虽告一段落,接下来仍需追捕西隧股东等嫌犯,同时查清武器的来源。
     此事并未彻底完结,还需深入挖掘。
     正如林家栋所说,他们无法阻止犯罪行为,但必须尽力切断犯罪分子获取武器的途径,这方面的打击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他目前正专注于研究水警存在的问题。
     虽然水警人数不少,但在海上封锁能力上仍有欠缺。
     不仅是水警存在问题,海关同样面临严峻挑战。
     港岛每日进口货物量巨大,海关虽任务繁重,但难道就没有其他隐患?
     海关隶属于不同系统,虽警队办案有优先权,但对海关内部调查权限有限。
     此事由廉政公署负责。
     光是考虑这些问题就已经让人头疼不已,眼下还是先把注意力放在水警身上比较实际。
     首先要从水警的夜间巡

第233章 从内地采购装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