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什么叫惊喜[1/2页]
修真神豪
大江入海流
“你要承包咱们陶城地区的土地?”
谢文龙听懂了谢玉东的意思后,吃惊道:“这土地面积可不小,六百多万人呢!你管的过来吗?”
整个陶城市,六县一区,加起来六百多万人口。
其中城市人口有八十多万,剩下的都是农民。
因为是贫困地区的缘故,又没有企业工厂入驻,以至于每年开春,都有很多农民外出打工,直到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来家一趟。
本地的工作机会少的可怜,一个月两千的工资,就有好多人争抢。
别的不说,就说谢文龙。
两年前,谢文龙就是去外地打工的民工中的一员。
每当过完年,他就会带着老婆丁玉兰去沿海地区打工。
谢玉东的一个表舅在沿海一座城市开了工厂,谢文龙夫妇几乎每年都去谢玉东这个表舅的工厂里干活。
因为沾亲带故,对方给他们夫妻俩开的工资都还行。
谢文龙开叉车,每月工资八千五,丁玉兰也是开叉车,但是工资就稍微少了一点,每月七千三。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季度奖金什么的。
而且在工厂里面,管吃管住,夫妻俩基本花不多少钱,挣得这这钱都是纯剩的,一年下来,差不多能剩下十五六万。
像他们夫妻俩这种收入,在农村的民工群体中,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大部分农民工,年龄一过五十,再想找工作就不好找了,连建筑工地都有点嫌弃他们年纪大。
去当保安,人家都优先录取城市里本地的。
建筑工地上早就有了硬性规定,超过六十岁的人,一概不要。
可农民不出去打工,光凭家里几亩地,连保证温饱都难!
谢文龙是农民出身,他比别人都清楚农民的困境。
现在粮食不值钱,小麦一斤才一块钱多一点,一亩地最多也就八百来斤小麦,他家里有十亩地,那就是八千斤的收成,卖完后,就是八千块钱。
但是刨除农药、种子、化肥、收割费、播种费、一年下来,根本就不挣钱。
赶上年头不好,甚至还要赔钱。
就算是有国家补助,但是农民种地,一年两季庄稼,最多也就能剩下一季度的钱。
谢文龙家里十亩地,一年下来,如果光种地,也就剩下七八千块钱。
就这八千块钱,要用在家里人的吃喝拉撒看病等方面,根本就不够用。
因此农民必须得出去打工,不然的话,光指着种地,早就饿死了。
谢文龙当上县长之后,就曾想过为县里的农民减负,可一直无从下手。
因为从官面上来看,你说农民穷吧,他们还真不能算很穷,毕竟现在大部分农民家里都买得起汽车,村里几乎家家都有车子。
可要是说不穷吧,这些人却也没多少存款,有的人连孩子上学的钱都拿不出来。
买得起汽车,却拿不起孩子的生活费,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就好像城里的买房一族,看着家里有车有房,但却经不起一点小小的变故,稍有风吹雨打,就面临着车房断供,掏不出孩子学费的困境。
谢文龙知道这些农村百姓的困境,因此对于谢玉东说的话就不大相信:“你想要全区农村百姓都过上小康生活,别说你几千亿了,就是几万亿都不够花的!”
谢玉东笑道:“我又不是白给他们钱,我只是承包了土地,每年给他们一些租金,租金只是稍微高一点,够他们生活就行了。至于后续的东西,得一步步来,不能一下子给到位,否则的话,不如不给。”
底层百姓,不能对他们太好。
这些人畏威而不怀德,不能给他们笑脸,而是得经常敲打,然后偶尔给一点好处,这样才能让他们心存感激。
如果直接给他们钱,他们只觉得这些钱是天经地义该给他们的,没几个会感激你,反倒会笑你傻逼。
谢玉东对底层百姓的行为方式,实在是太了解了,他知道该怎么应对这些人。
你想要对他们好,可以,但最好不要表露出来。
否则的话,你把全部身家都给了他们,你也落不了一声好。
做事情有时候就得讲究一点方法策略。第544章 什么叫惊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