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二章 检查站[2/2页]

大宋混世魔王 凭鱼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秦牧感觉不太正常。
     检查站的宋军只检查向绩溪方向去的船只,却不查绩溪过来的船只。
     秦牧仔细观察着检查站。
     岸上竟然有床弩。
     这样的攻城守城利器,怎么会摆在岸边?
     这就像是后世军队里面的重炮,是军国利器,绝不会随随便便摆在野外的,一定是有必须的理由。
     秦牧叫来石宝,指给他看。
     “秦少爷,宋军看来有准备了。”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一关怕是有点麻烦。你叫弟兄们都精灵点,一会见机行事。还是我先上去去招呼。”
     他们这一路过来,面对宋军的拦阻全是秦牧打发过去的。
     不是因为秦牧会说话,而是因为口音。
     石宝他们都是江南本地人,宋军围剿方腊,自然对操着江南口音的人要多一份小心。
     秦牧是幽州口音,在江南不多见,可是在禁军厢军里面却有一些,这样更像是北方调来的军队,不容易惹人怀疑。
     若不是贾红线身为女流不好出面,让她和宋军打交道反倒最好——正宗汴梁腔。
     船只渐渐靠近检查站。
     “停船停船。”
     有宋军高声叫喊。
     “靠过来,靠过来。”
     船只慢慢的靠上临时码头。
     “你们是哪里的队伍,却又向何处去?”
     “我们是河北厢军,去绩溪休整。”
     “河北厢军?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船只已经泊岸,秦牧没有下船,宋军也没用上船。
     这宋军是个军官,看起来很精明。一双眼不住在船上四处打量。
     “上官要送一批军需到绩溪老家。”
     这个借口非常好。打仗吗,赢了就要抢,可是抢到手的东西要放在那里呢?
     秦牧就虚构一个老家在绩溪的上官出来。既然不远,干脆抢来的东西送回老家好了。
     所谓“军需”自然是含蓄的说法。大宋的官兵一听就明白。
     前几次都是靠这个借口应付过去的,秦牧这次继续照猫画虎。
     “军需?好,你等且下船,让我上去检查一番。”
     那军官却没有如以前几次的好讲话,竟然还要上船检查。
     秦牧其实不怕检查,方好音跑路时候带了一堆金银财宝,都可以算作“军需”。可是这军官行为太反常了。
     能动用军队送战利品的军官一定是够级别有资格的。
     既然有这样的身份,一个普通的军官怎么敢检查他的船只。
     秦牧有了疑心,顿时望向河道。
     只见那艘宋军战船已经开始开动,竟然是要打横堵住河道。
     秦牧完全来不及想自己是哪里漏了马脚,顿时喝到:“动手。”
     他早就对这种情况有了预案。
     话音刚落,船舱里面立刻传出枪声。
     岸边操纵床弩的宋兵应声倒下了一个。
     秦牧也没犹豫,掏出手枪,连***都不用,照着岸上那个军官连开三枪。
     接着就掏出手**扔向了岸边的宋军。
     岸边的宋军已经弓弩都在手里,只等军官下令就会动手,可是谁知道军官眨眼时间就死了,接着那人扔过来三个不知道什么东西,然后就是爆炸。
     虽然动手的只是秦牧和贾红线两人,但是这种前所未见的打击顿时把岸上的宋军打蒙了。
     他们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家长官就死了,而且炸雷就响在身边,兄弟们倒了一地。
     有机灵的转头就跑。
     剩下的本来还在发懵,看到了榜样也明白了过来,跟着逃吧。
     一次短促的接触战就打垮了宋军。
     秦牧当先冲上了岸,追着宋军杀过去。
     眼下最重要的是把敌人赶的远远的,好让船上的众人都上岸。
     水道肯定是不通了。那么大一条战船横在河上,堵死了前进的路线。
     要上岸。
     宋军船上的官兵也有点发懵。
     秦牧的打击太突然太诡异,等他们明白过来想放箭时候,秦牧一群人早跑的没影了。
     这一队宋军的确是接到了命令在这里设卡检查。
     童贯这次带队得到皇上的严旨,务必抓住方腊。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方腊早就离开睦州钻进了这片广阔的山水,童贯一时半会找不到他。可正因为这样太才更是小心,绝不放过任何一个人突出包围。
     秦牧的船只闯过歙州,他很快就得到消息,于是发下命令去寻找这样一条船。
     可是他没想到秦牧他们早就换上了官兵的服装,一路骗了过去。
     等他接到报告,说有一搜宋军战船向西北行走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可是这时候睦州包围圈的外围已经有往返的船只了,不是每一艘向外走的战船全是假的。所以他才下令在更远处设下检查站,严密查看每一艘向西北行驶的船只。
     秦牧的好运气至此到头了。
     大宋不是后世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铁路,飞机。离开船运可以说根本没法长途旅行。除非不计较时间。
     一个赶考的书生从云南走到汴梁,能走多半年。按照这个速度,秦牧要走回到汴梁,至少也得四五个月。
     就算黄金沙不着急,秦牧也着急。几十个人在路上根本就藏不住,早晚得被宋军围住。只有尽快的离开这里,进入长江水道,才能混入熙熙攘攘的船只,脱离危险。
     前路漫漫,如何是好?
    喜欢。
  

第二十二章 检查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