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楼什么的,祁同伟没这个能力。
     开设制衣厂或者副食品厂祁同伟还是有些想法的。
     大不了自己出设计,换罗龙或者李家的订单。
     后世很多新颖的衣服什么的,祁同伟还算记得一二,找几个设计师怎么也能弄出来。
     “咱就种个地,要那么宽干什么?”
     “当然是走货车。”祁同伟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
     “平常大家交粮,卖粮都要一大早挑着粮食走上很远的路,等咱们修了路,以后咱们就不用了,可以让大货车直接进到村里。”
     众人喜形于色。
     以前想要卖点东西,都要挑着很重的东西走田埂,又窄又湿滑。
     自从修了这条路,大家已经很满足了,不但挑起来安全的多,还可以用独轮车,轻便不少。
     没想到祁同伟竟然还想让大货车进入村里。
     “我就说同伟现在出息了,好好好,咱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让村里富起来。”村长的一张老脸上写满了欣慰。
     …
     祁父祁母最近有些烦恼。
     自己家的老三太优秀了。
     只是短短不到一年,家里的经济状况就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连村里的道路都是他花了一万多修出来的。
     消息在十里八乡传的沸沸扬扬。
     眨眼就是一个万元户没了。
     不少人说自己这个老三是个傻子,把钱丢进水里,也就冒了个泡。
     也有不少人觉得,人家这是回报乡里,是个有情有义的好汉子。
     但是让这两波人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现在的祁家老三,有钱,很有钱。
     当初这条路刚开始修的时候,大家还在质疑,当这条路修到一半,众人是吃惊。
     当听说整条路修完,花了一万多。
     十里八乡就彻底的躁动起来。
     每天登门拜访,攀亲的数不胜数。
     就连乡里,县里的干部都时不时来打探祁同伟的消息。
     祁父祁母不胜其烦下,只得让女儿给祁同伟写信,说些家里的情况。
     收到信的祁同伟不得已只得借助刚刚上任的高老师,给下面县里打了个电话,才断绝了这些打秋风的拜访。
     只是这个电话在县里更加引起轩然大波。
     祁同伟不但有钱,还有背景,深不可测,连省里都有领导专门过来打招呼。
     消息灵通着更是不顾脸面,带着家里适龄的女儿,侄女什么的,来给祁父祁同过过眼。
     今天也不例外,一个副县长想要将自己的女儿许给祁同伟。
     祁同伟的信息对于一个副县长来说,很容易查得到。
     去年岩台县的高考第二名,就读汉东政法系。
     在这个大学生包分配的年代,铁饭碗已经攥在手里,而且还有省里的人脉,以后成就可以说不可限量。
     游子归家,弟弟妹妹欢呼雀跃。父母热泪盈眶。
     大哥二哥赶紧将背包放下,从里面掏出零食,还有诉说着这些日子的思乡之情。
     家里还是老样子,没什么变化,考虑到以后可能要搬到城里去,祁父也没有再重建的打算。
     咱这也算衣锦还乡了吧,祁同伟感叹道。
    喜欢。
  

第51章 衣锦还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