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911年5月下旬,灰州大亚湾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海风中混杂着焦糊味与淡淡的血腥气。
     但此刻的云浮山剿匪总队司令部内,气氛却与战前的凝重截然不同,充满了振奋与激昂。
     捷报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整个总队。当“全歼日军登陆先遣队,毙伤俘敌逾千,缴获无数,敌舰仓惶遁走”的最终战果确认后,司令部内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
     参谋们用力拍打着桌子,传令兵激动地跑进跑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狂喜。
     邓贤站在巨大的沙盘前,目光依旧锐利,但嘴角却抑制不住地微微上扬,那是一种历经生死搏杀后、看到心血结晶开花结果的深沉快意。他拿起前线发来的详细战报,仔细审阅着每一个细节。
     “好!打得好!”邓贤的声音洪亮有力,回荡在作战室内,“吴刚的炮兵,首功!时机把握精准,火力覆盖猛烈,打得倭寇人仰船翻!谢彦文的三团,顶住了压力,火力网组织严密,把鬼子钉死在了滩头!李育泉的骑兵,这一冲,冲出了我剿匪总队的威风!冲垮了倭寇的脊梁骨!还有邓明磊的特战团,狙杀、引导、机动炮火,如同鬼魅,功不可没!林国瑞的工兵,布雷架桥,保障有力!此战,乃我剿匪总队全体将士浴血奋战、协同配合之功勋!”
     他放下战报,环视众将,目光中充满赞许:“此战,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让那些视我中华无人、视我剿匪总队如草芥的东洋倭寇,付出了血的代价!邓某在此,为全体将士贺!为牺牲的英烈,默哀!”
     说到牺牲,邓贤的声音低沉下来,气氛也随之肃穆。他沉声问道:“我军伤亡如何?”
     参谋长林晨武立刻汇报,语气带着痛惜但更多的是骄傲:“司令,此战虽大胜,但倭寇毕竟凶顽,我军将士亦奋勇争先,血染沙场。初步统计:阵亡官兵80人,负伤约200人,其中重伤员50余人。 阵亡者多为滩头一线阻击部队及骑兵冲锋时遭遇零星顽抗的勇士。”
     这个数字,相比于日军近乎全军覆没的惨状,无疑是一场辉煌的胜利。但邓贤深知,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家庭的顶梁柱。
     他肃然道:“阵亡将士,皆为我中华英烈!立即妥善收敛遗体,运回云浮山,择吉日举行公祭,厚葬于英烈陵园!其家属,按最高标准抚恤!负伤将士,野战医院(顾清欢部)务必全力救治,用最好的药!后勤处(梁启明)确保药品、营养供应无虞!他们都是功臣!”
     “是!”林晨武及后勤参谋袁鹤鸣、训练处长唐伯韬等齐声应道。
     邓贤接着下达了一系列后续命令,条理清晰,既有对战果的巩固,也有对未来的筹谋:命令三团(谢彦文部)在炮兵团一部掩护下,彻底清扫大亚湾滩头战场。收集所有日军遗弃武器(缴获的三十式步枪、重机枪)、弹药、装备、军旗、文件(尤其是指挥官日记、地图、密码本等)。特别注意在搜寻日军重伤员,先补上一枪,以防有些装死的对我们的士兵造成损伤。所有战利品登记造册,迅速运回后方。
     工兵团(林国瑞部

第90章 胜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