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的青铜烛台在墙上投下摇晃的影,青鸟双手托着陶罐进门时,釉面沾的晨露还未干透,在青砖地上洇出个淡青的圆。
顾承砚站在博古架前,指节抵着下颌——他方才在廊下摸到封蜡时,蝶尾刻痕的弧度让他想起三年前顾家祖祠修缮时,老匠头说过的话:34;顾氏家徽的蝶尾,得按织机提花的走梭线来刻,每道弧都是活的。34;能仿到这份儿上的,要么是顾家老匠,要么......
34;放茶海。34;他抬下巴指了指红木茶台。
青鸟应了声,放陶罐时特意垫了块丝帕,指腹擦过封蜡的动作极轻,像在试探什么。
苏若雪跟着跨进门,月白衫角扫过他手背,带起一阵若有若无的沉水香——她方才在祠堂收《火心录》时,书页间抖落了半枚干桂花,此刻正沾在她腕间的银镯上。
顾承砚伸手去碰陶罐,又在离封蜡半寸处顿住。
昨夜翻《江南织谱》时,他翻到过苏父批注的隐图章:34;真印遇冷蜡则现水纹,如织机过纬,伪者必僵。34;这陶罐若真是敌党所留,断不会用顾家人才懂的法子藏秘密。
他转头看苏若雪:34;去取冰鉴里的冷蜡,要陈三年的。34;
苏若雪应了一声,转身时银簪在烛火里晃了晃。
她回来时,手心里托着块鹅卵大的蜡团,表面结着层白霜。
顾承砚接过,用指甲挑下米粒大的一块,轻轻按在封蜡边缘。
密室的寒气顺着青砖往上爬,他盯着那点冷蜡,眼见着封蜡表面慢慢泛起细密的波纹,像春溪里被风揉碎的月光。
34;是水验纹。34;苏若雪的声音轻得像叹息,34;阿爹教我认织机暗记时说过,真密印要像纬线吃进经线里,得用冷蜡激才能显。34;她指尖抚过那些波纹,34;当年夜校的学员,每人都要学这个。34;
顾承砚喉结动了动。
他想起前晚在旧账册里翻到的34;丙七班34;,想起阿福说34;当年苏先生带学徒,总说织机声里藏着半条命34;。
他抄起茶刀,沿着水纹最密处轻轻一挑——封蜡应声而裂,没有碎渣,像被织梭割断的丝线。
陶罐里飘出股陈年老木的气息,混着点松烟墨的苦。
众人凑近时,苏若雪突然吸了吸鼻子:34;是阿爹的墨香。34;
罐底垫着层织锦,上面躺着台黑铁留声机,黄铜转盘泛着温润的光,旁边整整齐齐码着三卷蜡筒。
苏若雪的手刚碰到留声机,突然顿住,指尖微微发颤:34;德律风根改良版......阿爹说这机子能录下织机最细的震颤声,当年为了买它,卖了半车杭绸。34;她抬头看顾承砚,眼睛亮得惊人,34;他说要给每台织机做声谱,就像给人记脉息。34;
顾承砚弯腰把留声机搬到茶台上,转盘转动时发出34;咔嗒34;轻响,像极了织机提综的声音。
他挑了最上面那卷蜡筒,刚放进卡槽,苏若雪突然按住他手背:34;等等。34;她从袖中摸出块软布,仔细擦了擦唱针,34;阿爹说唱针要是脏了,录的声就像断了经的布,听不真。34;
留声机开始转动,先是34;沙沙34;的电流声,接着响起道沉稳的男声,带着吴语软调:34;壬戌年冬月,丙七班陈阿泉、李守义、赵文秀......共十七人,结39;心钉盟39;,誓守江南织脉,不授外邦。34;
苏若雪猛地捂住嘴,眼泪砸在茶台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顾承砚的手指扣住茶台边缘,指节发白——他前两日翻到顾家旧契,发现去年被日商压价的几家绸庄,东家名字竟全在这十七人里。
原来不是他们贪心,是盟誓未破,宁肯亏本也不肯把织机卖给东洋人。
电流声再次响起,第二卷蜡筒转起来。
这次没有人声,只有34;咔嗒咔嗒34;的机杼声,时快时慢,像在变着花样唱曲儿。
顾承砚突然直起腰——他上个月去东纺洋行看货,那些仿顾家的织机,声音总比真的闷半拍。
此刻留声机里的声音却清冽得很,每声震颤都像敲在他心尖上。
34;这是39;铁轮机39;的声。34;苏若雪吸了吸鼻子,34;转速一百二十转时,钢轴会发出蜂鸣;断线前,梭子会连跳三下......34;她突然抬头,34;阿爹说过,要是有一天东洋人造了假机子,只要听声就能辨真假!34;
顾承砚的瞳孔微微收缩。
他想起三天前收到的密报:东纺新到的五十台织机,报关单写的是德国原厂,可机身上的钢印总透着股子生硬。
此刻留声机里的声谱,简直是把验钞机塞进了耳朵里。
他伸手按住苏若雪手背,掌心滚烫:34;若雪,明日我就去码头,把东纺的机子全录一遍......34;
话没说完,留声机34;咔34;地停了。
第三卷蜡筒已经放上,转盘转得平稳,可唱针划过蜡面时,只有空空洞洞的34;嗡34;声。
顾承砚拧了拧发条,又调了调唱针角度,声音还是不对。
苏若雪凑近看蜡筒表面,突然指着一道极细的划痕:34;这里......像被刀刮过。34;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密室的烛火突然晃了晃,穿堂风卷着窗外的梧桐叶打在砖墙上,发出34;沙沙34;的响。
顾承砚盯着那卷空白的蜡筒,喉间泛起股铁锈味——前两卷藏的是盟誓、是利器,这第三卷,本该藏着更要紧的东西。
他转头看青鸟:34;去查丙七班十七人里,谁最会修留声机。34;
青鸟应了声,刚要出门,苏若雪突然喊住他:34;等等。34;她从发间取下银簪,轻轻划过第三卷蜡筒的划痕处,34;阿爹说过,有些话要刻在蜡里,得用热针才能显。34;
顾承砚摸出怀表,把银簪尖抵在表盖内侧。
等银簪发烫时,他握住苏若雪的手,一起在划痕上慢慢划动。
蜡面渐渐泛起焦色,露出些极浅的凹痕——像字,又像某种符号。
窗外的月光突然被云遮住,密室
第367章 陶罐藏声,旧音重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