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2章 发泡机的争论[2/2页]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 高山流水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温度下降这样发泡的效果会好些,否则温度过高还没等往里倒料在桶里就开始反应,反应后形成泡沫状就到不进去,就会出现空鼓缺料。
     再往里倒料就倒不进去了,发泡效果不好以后就会从这里开进地下水,一旦进水就会气化,不但保温起不到作用,这里就开始生锈腐蚀,最后这一段就会发生泄漏。
     所以必需保证质量,就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感动。幸亏这些年龄接近五六十岁的人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年轻人还真不一定能吃了这个苦。
     这些六零后、七零后 他们都赶上了开放前时期在生产队里出过力、吃过苦的人,修水库建大坝无 论干什么都是人拉肩扛,没有机械,练就了对困难蔑视的态度,而且还不怕脏不怕累的思想品质,才圆满的完成各项突击任务。
     有一天的上午侯副部长没有和下面沟通就买回来一台小型发泡机,说是以后工地的管道发泡都要使用,发现哪个不用就罚款,然后就让在这个厂里干发泡时间最长的老孙教着工人怎样使用进行培训。
     这个问题以前侯副部长就说过,但我没有同意。
     原因是我私下问过一些使用的单位,反馈的信息都反映说不好,一是管子太长枪头极容易堵,二是在工地上拉电源线太不方便,三是工地路面复杂不好走,四是人员要比以前多一倍才能操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也跟侯副部长提出过自己不同的意见,但人家听不进去,一意孤行就买回来了,而且另一个厂家的维修人员明说:“大的发泡机好用,像在工地上的小发泡机不好用,就是应付上面检查的一个摆设”。
     后来在使用的过程中果真验证了人家说的那样,新设备开始打十道口没有问题,再后来打五道口就堵了不出料,再再后来打一道口就堵了。
     再再后来拆了修,修了拆就是不好用,一天干不了多少活不说,还让它累死个人,工作效率极其低下。
     我和工人都跟侯副部长反映,而侯副部长不听任何人的意见就是要使用。
     因为他花了好几万元钱买回来的设备,并在公司领导面前许下好用的诺言,不得不硬着头皮让工人使用,害怕在领导面前自己打自己的脸死逼着我们用。
     为了验证我们反映小发泡机出现的问题,自己亲自到工地上观看,并且让老孙也跟着去工地现场师范。
     看着连续打了几个口还是和以前一样就是不好用,一个口没有打满就不出料了,拆下来一修就是一个小时,最后他自己看看无招就默不作声地走了。
     一不说以后用不用,这就是权利,这就叫官大一级压死人,不仅给公司浪费了钱,也浪费了工作时间就这么一句话抹掉了自己的错误决定。
     说真的,要是在别的单位摊上这种事,董事会肯定得立刻启动问责程序,一层层追查责任,绝不会就这么不了了之。
     这说到底就是 “老板一人说了算” 埋下的隐患 —— 缺乏合理的决策机制,没有多方论证和监督,很容易因为个人判断失误或者盲目追求效率,把风险敞口越拉越大。
     也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我才下定决心,以后坚决不用发泡机了,还是改回人工倒料。
     毕竟这些年全靠人工操作,我们一直做得顺顺当当,产品质量稳定得很,从来没出现过因为倒料环节出问题导致的缺料、缺点之类的瑕疵。
     人工操作虽然看起来节奏慢一点,但每一步都能做到心里有数,哪个环节需要多留意,哪里容易出偏差,老员工们都门儿清,手上的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这可比冷冰冰的机器靠谱多了。
    喜欢。
  

第202章 发泡机的争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