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夭夭听到这里,心里更加确定这首诗大概率就是陈夫子所写,但她绝对不能把这个事实说出来,可又不能轻易承认。
毕竟,如果真的让大家留下这样的印象,那么这件所谓的“风流韵事”迟早会传到她娘的耳朵里,到时候她娘恐怕得气疯了。
就在夭夭左右为难之际,教室里突然传来了两声“是我写的”。
夭夭惊讶地循声望去,发现竟然是梁山伯和马文才同时开口。
夭夭满脸狐疑地看着他们俩,心里暗自纳闷:这两个人怎么会突然凑这个热闹呢?
夫子见状,同样感到十分诧异,他瞪大眼睛看着梁山伯和马文才,问道:“你们俩都说这首诗是自己写的?”
梁山伯点了点头,坦然地回答道:“是的,夫子,这首诗的确是我写的。”
马文才则紧接着说道:“没错,夫子,这首诗是我写的。”
夫子显然有些被搞糊涂了,他皱起眉头,再次看向马文才,追问道:“马文才,你刚才不是还说这首诗是你写的吗?怎么现在又变成梁山伯写的了?”
马文才嘴角微微一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解释道:“我只是想证明这首诗不是祝英台写的罢了,至于到底是谁写的,我可不在乎。”
说罢,马文才转头看向秦京生,挑衅地问道:“秦京生,你刚才说你在祝英台旁边捡到了这首诗,可你真的亲眼看到是祝英台写的吗?”
秦京生被马文才这么一问,顿时有些语塞,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如实回答道:“那倒没有,我只是在她旁边捡到的……”
马文才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但他的意思在场的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喜欢。
梁山伯与祝英台19八抬大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