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八十一章 李渊救场[1/2页]

俺是帝夜星空里最炫亮的星 国宝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长安的暑气总带着股金粉气,连东坊的石板路都被晒得发烫。今儿个却不同,天刚蒙蒙亮,坊门还没来得及完全敞开,街角就已挤满了人。有挑着担子的货郎,有摇着折扇的富商,连穿粗布短打的脚夫都凑在一块儿,伸长脖子往临时搭起的高台那边望。
     高台是昨晚连夜搭的,松木架子上蒙着明黄色的绸缎,风一吹就簌簌作响,倒比旁边酒肆的幌子还要惹眼。吕媛站在台上,指尖无意识地抠着袖口的缠枝纹刺绣。她穿了身月白色的襦裙,领口绣着几瓣桃花,本是想显得亲和些,可站了快一个时辰,后背的汗还是把裙摆洇出了深色的印子。
     34;郡主,要不先喝口酸梅汤?34;旁边的小太监捧着个粗瓷碗,小心翼翼地递过来。碗沿还挂着水珠,一看就是刚从冰窖里取出来的。
     吕媛摇摇头,目光扫过台下攒动的人头。这些人里,有一半是长安城里排得上号的商户。东边绸缎庄的王掌柜正跟西市胡商比划着什么,嘴角挂着精明的笑;南边当铺的李老板则背着手,时不时踮脚往高台上的价格牌瞅——那牌子是用紫檀木做的,黑漆写的数字旁边还描了金,34;曲江池西岸甲字铺34;下面赫然写着34;五万贯34;,末尾的金钩像把小钩子,勾得人心里发痒,却没人真敢伸手。
     34;都在等什么呢?34;吕媛低声自语。她是杨国奇的表妹,这次被派来主持期房售卖,原以为凭着杨家的脸面,怎么也得门庭若市,没成想竟是这般光景。曲江池的地是去年冬天就圈下来的,听说圣上都点头了,要在池边修御道,还要盖几座水榭,将来定是长安最热闹的去处。可这些商户偏偏揣着明白装糊涂,一个个揣着手,就等着看别人先下水。
     正犯愁时,人群忽然起了骚动。有人喊了声34;唐国公家的人来了34;,原本挤成一团的人潮竟自动分开条道来。吕媛连忙直起身子,就见两个身影慢悠悠地朝高台这边走。
     走在前头的是李渊,他穿了件石青色的圆领袍,腰间系着玉带,步子迈得不快,却带着股说不出的稳当。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落在他脸上,能看见鬓角刚冒出的几缕银丝,可那双眼睛亮得很,像浸在水里的黑曜石,扫过人群时,没人敢与他对视。
     他身边跟着个半大的孩子,约莫七八岁的样子,梳着双丫髻,红绸子扎的发带随着脚步一颠一颠。那是李渊二哥李湛的独子李博乂,小家伙手里攥着个琉璃弹珠,眼睛瞪得溜圆,一会儿看看路边卖糖画的,一会儿又瞅瞅高台上的绸缎,活像只刚出笼的小雀儿。
     34;叔叔,他们在卖什么呀?34;李博乂仰起脸,琉璃弹珠在他手心里转了个圈,映出细碎的光。
     李渊低头笑了笑,伸手替他理了理歪掉的衣领:34;卖曲江池边的铺子。你看那池边的柳树,到了春天能垂到水里去,将来盖了酒楼,坐在楼上就能看见画舫从底下过。34;
     李博乂似懂非懂地点头,忽然指着高台上的价格牌:34;那上面的字好丑。34;
     这话逗得旁边几个老臣笑出了声。李渊也不恼,顺着他的话说:34;是不太好看,不过底下的东西倒是不错。34;他的目光落在34;甲字铺34;那一行,指尖在袖摆下轻轻敲着。他比谁都清楚,这曲江池的地是姨父杨国奇力主开发的,昨儿个宫宴上,姨母还拉着他母亲的手叹气道:34;商户们都等着看风向,怕是要冷了场。34;
     当时他没接话,心里却已有了计较。杨家与李家本就沾着亲——他母亲是独孤皇后的姐姐,杨国奇的夫人又是独孤家的表亲,论起来,他得喊杨国奇一声姨父。如今姨父有难处,他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更何况,曲江池的潜力确实不容小觑,去年他奉命巡查陇州时,就听说有西域商人专门绕道来长安,就为了看一眼曲江池的雪景,将来这里若是成了气候,可比家里那些田产划算多了。
     34;博乂,想不想玩个游戏?34;李渊忽然蹲下身,从腰间的荷包里摸出枚铜钱。那铜钱是新铸的,边缘还带着毛刺,正面是34;开皇通宝34;四个字,背面光溜溜的,映出他沉稳的眉眼。
     李博乂的眼睛一下子亮了:34;什么游戏?34;
     34;掷铜钱。34;李渊把铜钱放在他手心里,34;若是连续三次都是正面,咱们就把那三个铺子买下来,如何?34;他故意指了指价格牌上最贵的三个铺位——甲字铺、乙字铺和靠近码头的丙字铺,加起来正好十一万贯。
     34;真的!?34;李博乂的手被铜钱硌得

第二百八十一章 李渊救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