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了!只活了一点点!UwU!)
领主是不死的。
这种不死性给了他们抵达最危险的前线区域进行火线指挥的资本。
也给了他们无限次重返战场的资本。
“好吧,谈判失败了…”
快速回归的感觉算不上好。
季林从光流中走出,作战部军官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在这位指挥官身上,他挥了挥手让军官们继续自己的工作,然后喊来指挥部中军衔最高的军官。
“最近的空中巡航部队是那一支?”
“有两支空中巡航部队在11号测试点附近,距离五十公里,只需要大约三个小时就能够抵达目标上空...有一艘负责补给运输任务的工业指挥舰在六个小时后可以进行长距离超越射击。”
上校敬礼,然后轻敲作战部中间的地图桌,两枚代表空中巡逻舰队的方形兵牌浮起,一枚代表工业指挥舰的大号兵牌也一同显现。
“都调过去,用高空轰炸,把11测试点的东西给我炸个干净...确保摧毁。”
“收到,总指挥。”
“积雨云准备的如何了?气象观测部门?”
“积雨云正在积攒雨量,当前雨云带长轴一百六十公里,宽度为二十公里至四十公里,高度预计八百米。”
和教廷侦查部队在地面上看到的中小雨不同。
那些落下的雨滴只是雨云中充沛得惊人的雨水的一点点外在表现。
他们感知到的中小雨,并不意味着积雨云只保存下来这么多的雨水。
当雨云中的湿度超过它能容纳的水平,会在凝结核上形成雨滴坠地…可以说每一枚雨滴的中间都有一粒小的看不清楚形状的微尘将它们凝聚起来。
降雨量与云雾中漂浮着的微尘的息息相关。
当空气中原本的微尘随着时间被一点点消耗干净,积雨云就可以自由的开始膨大,这个过程不便进一步赘述,只要理解地脉塔能够对环境进行微调形成极大规模的积雨云即可。
这种过程会持续3到12周,直到一点点抽干造雨区域的水分,确保空中的乌云携带足够淹没敌人的洪灾前进。
“长官,雨灾还需要一周的时间就位,各个测试点的雨云体积都已经抵达作战标准。”
地脉,在不同的文明中有着不同的解读,它们是流动在行星深处的能量,是星球的生命与脉流,是还未枯竭的神秘之术的最初来源。
反馈在地面上,则是混沌而不可预知的气象。
在某个地脉极为活跃的世界,人类得以提前数千年接触到这份并不活跃的深层能量,又在漫长的时间中理解其运作的机理...
地脉塔的本质仅仅是用合适的理论一点点解读该地区的地脉流动,最后将情况反馈到天穹之上...又或者是对大地进行改造。
前者往往简单的多,地脉术师们不需要真的调动如此宏伟的能量来创造一个天象。
它们将自己沉入大地,蝴蝶一点点扇动翅膀,将降世的灾害在现实中复现。
缓慢形成‘势。
最终,积雨云会与非自然形成的飓风一同变成极为致命且无法被阻挡的风暴。
和人类曾经掌握的核打击武器武器不同,这种末日武器的打击在启动后几乎无法阻挡。
必须在暴风的准备阶段将所有的地脉塔节点摧毁殆尽,才有可能遏制雨灾的出现。
再派出专门的造雨机发射
第673章 天时(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