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椅子上落座,脸上满是愁容,焦急地说道:“李老弟,现在情况十万火急,你快帮我想想办法,究竟怎样才能让那些老师愿意去深城呢?”
     李松沉思片刻,神情专注而沉稳,缓缓说道:“杨市长,我觉得可以从两个关键方面入手。其一,要彻底消除这些老师的后顾之忧。咱们不妨明确承诺,建学任务结束之后,如果他们还想回到原校,深城市府会安排专人将他们安全送回。而且,除了正常的基本工资之外,还额外给予一笔丰厚的感谢费,这感谢费至少不低于两千元。您想啊,老师们所担忧的,无非就是去了深城之后难以返回原校,或者在经济方面有所损失。只要咱们把这些核心问题都妥善解决了,他们心里的顾虑自然而然就会减少许多。”
     杨湘眼睛蓦地一亮,不禁颔首称赞:“嗯,的确在理。如此举措,想必能极大地消解老师们心中的顾虑。那第二个办法又是什么呢?”
     李松条理清晰地继续说道:“第二个建议,便是提升老师们的待遇。毕竟教师这份职业,本质上也是一种工作,大多数老师投身教育事业,目的之一便是为了养家糊口,倘若深城能够给出足够优厚的薪资待遇,自然就能吸引人才前往。我们不妨为前往深城的老师,提供比他们在京都更为丰厚的薪资,同时搭配一系列额外福利,诸如住房补贴、家属安置等。如此一来,即便老师们心中有所顾虑,在这高薪厚利的吸引下,也会慎重考虑我们的提议。”
     杨湘听完,不禁拍案叫绝:“妙啊,李老弟!这两个办法相互配合,双管齐下,不愁那些老师不心动。只是这薪资福利提升后,财政方面……”
     李松脸上浮现出自信的笑容,说道:“杨市长,咱们得把眼光放长远些。这些老师前往深城,对深城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只要深城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未来必定能吸引更多人才汇聚。人才又会促进经济发展,所以,教育投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更是不可估量。相比之下,这点前期投入绝对是值得的。”
     杨湘思索片刻,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说道:“好,就按你说的办!李老弟,这次可真是多亏你了,不然我还真有些束手无策。”
     李松赶忙谦逊回应:“杨市长客气了,咱们都是为了深城的发展,理应齐心协力。”
     两人又针对诸多细节问题,深入探讨了许久,直至中午时分,才终于拟定出一套详尽的方案。接下来,便要看这套方案能否打动那些老师们了。
     杨市长听闻李松的详细计划后,心中涌起一股振奋之情,觉得此事成功的希望大增。当下便迫不及待地邀请李松一同去会见那些被国家选中的老师,试图说服他们前往深城助力建学。李松毫不犹豫地欣然应允。他深知此事对于深城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也希望凭借自身能力为深城贡献一份力量。毕竟相较于京都,深城更具商业发展潜力,未来三十年,深城将成为整个华夏发展最为迅猛的城市,他自然不愿错过这个时代的机遇。
    喜欢。
  

第1143章 人才难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