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人才生态循环。”
杨市长听完,忍不住轻叹口气,“建设一所大学谈何容易,先不说一个学校所需的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等基础设施需要巨额投入!就算是市里拼尽全力建成大学之后,学校的师资又从何而来呢?”
李松看着杨市长满脸愁容,却依旧胸有成竹地微笑着。他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杨老哥,虽说建设深城大学困难重重,但并非无计可施。您不妨找个时间,亲自跑一趟京都,向上面好好‘哭诉一番。”
杨市长微微一愣,眼中满是疑惑,看向李松问道:“哭诉?李兄弟,你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李松笑着解释道:“杨老哥,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您向上面汇报时,就着重诉说深城目前条件何等艰苦,人才又是多么匮乏。同时表明您建设大学,为深城乃至国家培育人才的坚定决心,希望国家能在这方面给予支持与帮助。”
杨市长听后,微微皱眉,思索片刻,似乎隐隐明白了李松的意图,可还是有些疑虑:“话虽如此,但就这么去哭诉,上面就会答应吗?”
李松自信满满地拍了拍胸脯,说道:“杨老哥,要是换做以前,上面或许不会答应。但您别忘了,如今深城可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对国家发展意义重大。而且您提出的需求,不仅关乎深城自身发展,更是契合国家整体战略布局。只要您言辞恳切,把其中的利害关系阐述清楚,上面一定会重视的。”
杨市长微微点头,觉得李松所言极是。只是让他一个大男人去“哭诉”,实在有些拉不下脸。要是被以前那些老相识知道了,还不得被他们笑话死。不过,一想到成功办学之后的诸多好处,杨湘一咬牙,暗自下定决心:“不就是哭嘛,不就是丢人现眼嘛,又不是没丢过,怕什么!”
见杨市长答应了自己的提议,李松接着说道:“既然要找大学助教,那就选最好的大学,京都大学和人民大学就很不错。这两所大学教育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有了他们的助力,深城大学从起步就能站在较高的起点上。”李松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已然瞧见深城大学未来的灿烂前景。
杨市长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可随即又面露担忧:“这两所大学都是国内顶尖学府,他们的专家教授都已经在京都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怎么会轻易答应来深城这个小地方支持办学呢?”
李松笑着宽慰道:“杨老哥,这您不必担心。咱们可以和学校协商,以交流合作的名义邀请他们过来。要是他们有所顾虑,就请上面出面,让学校和他们沟通。对于这些专家教授而言,来深城不仅能为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培育人才,也是难得的实践与研究契机,他们应该不会拒绝。除此之外,咱们还可以承诺为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和便利条件,吸引他们加入。”
喜欢。
第1133章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