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稷下学宫的讲堂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剑拔弩张的氛围。
尽管邹衍、淳于髡两位大师公开表示对孙子的支持,但无为之道在这百家争鸣之地,依然如一株幼苗,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
孙子负手而立,一袭青衫在摇曳的烛光下显得格外沉静,他深邃的目光扫过一张张或好奇、或质疑、或敌视的面孔,心中波澜不惊。
他早已预料到,这条路不会平坦,但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天下苍生免遭战火,他必须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孙先生,久闻大名!”一个沉稳而略带威严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说话之人正是儒家代表人物——荀况。
他身材高大,神情严肃,一派学者风范。
“今日得见,果然气度不凡。只是,在下对先生的‘无为之道,却不敢苟同。”
荀况此言一出,讲堂内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
众人皆知,荀况乃当世大儒,其学识渊博,见解独到,今日主动发难,想必是做足了准备。
“荀先生请讲。”孙子面色平静,不卑不亢。
荀况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先生主张‘无为,岂非消极避世?我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入世,方能造福百姓,推动社会进步。先生之说,与我儒家之道,背道而驰啊!”
这番话掷地有声,直指无为之道的核心。
孙子心头微微一震,他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兵家杀伐的战场,刀光剑影,尸横遍野,那惨烈的景象让他不寒而栗。
难道“无为”真的如荀况所说,是消极避世吗?
难道只有入世,才能造福百姓吗?
短暂的内心挣扎后,孙子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他深吸一口气,朗声说道:“荀先生所言,差矣!道家之‘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妄为。水利万物而不争,正因其‘无为,方能滋养万物。我意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以退为进,以静制动,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至高境界。”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试想,若人人皆能顺应自然,不争不抢,不贪不婪,这世间岂不就成了人间天堂?”
这番话,如醍醐灌顶,令在场众人陷入沉思。
一些原本对“无为”之道抱有偏见之人,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一思想。
然而,就在众人沉思之际,另一个声音响了起来:“孙先生之言,固然精妙,但先生出身兵家,又如何能保证‘无为之道不会成为掩盖野心的幌子?”
说话之人,正是墨家巨子——墨翟。
他身材魁梧,目光如炬,言语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墨翟的质疑,无疑给孙子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他深知,自己兵家出身的背景,一直是众人心中的一个疙瘩。
孙子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反问道:“墨巨子主张‘兼爱非攻,在下深表敬佩。敢问巨子,世间纷争,因何而起?”
墨翟毫不犹豫地答道:“因贪婪,因私欲,因争夺!”
“正是!”孙子斩钉截铁地说道,“而‘无为之道,恰恰能克制贪婪,化解私欲,消除争夺!试想,若人人皆能清心寡欲,淡泊名利,这世间又岂会有战争?”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盯着墨翟,一字一句地说道:“我‘无为之道,不仅不会助长野心,反而能从根本上消除战争的根源!”
这番话,逻辑清晰,论证有力,令墨翟一时语塞,周围的学子们更是听得目瞪口呆,暗暗称奇。
讲堂内的气氛,变得更加微妙……有人若有所思,有人交头接耳,有人则一脸茫然。
就在这时,一个侍从悄悄地走到了孙子身后……
仆人在孙子耳边低语了几句,这让这位哲学家平静的神情泛起了一丝涟漪。
他微微鞠躬告退,目光与汝阳
第630章 舌战群儒展锋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