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废弃材料制作低耗能的生活用具,如何利用“星火之网”的微弱链接,在亲人之间传递简单的平安讯息(一种类似摩斯密码的意志波动短码)。
小宇成了这里的核心。他不仅能更清晰地感知植物状态,甚至开始能模糊地“感应”到附近地底根须网络的能量流动强弱。他将这些模糊的感应画成简单的示意图,分享给大家,让人们知道哪片区域的地热更稳定(适合尝试小型地下种植),哪片区域近期可能有微弱的地质应力变化(需要避开)。
“小宇老师,你看我这盆‘岩苔,叶子有点发蔫,是不是缺水了?”一位老人捧着一小盆植物问道。
小宇将手轻轻放在苔藓上,闭上眼睛感受了几秒,摇摇头:“彭爷爷说……不是水……是下面……这里……”他指着示意图上一个点,“这里的根须……有点……‘累……能量……流慢了……过两天……就好了……你少浇点水……等它……”
他努力组织着语言,传达着从植物和根须网络中感知到的模糊信息。虽然稚嫩,却充满了令人信服的力量。一种基于对大地和“星火”的信任而形成的朴素智慧,在这个小小的角落萌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这一切微弱的社群互助与低技术生存改良,都完美地融入了信标更新的扫描算法所认为的“原始文明自然演化”范畴。头顶冰冷的眼睛,记录着地表“原始部落”的细微活动,却未能穿透地壳,看到那正在深根之下蓬勃生长的“钢铁摇篮”。
火星轨道,远火点。
那处被称为“墓碑”的空间褶皱,在探测舰离去后,依旧如同宇宙的伤疤,静静悬浮在死寂的虚空中。其核心锚定点在“星火”之前的远程共鸣下,暂时脱离了崩溃边缘,但结构依旧脆弱不堪。
突然!
毫无征兆地,这片死寂的扭曲空间区域,其中心那玻璃态的结构表面,极其细微地……荡漾开了一圈涟漪!
并非能量波动,而是……空间规则本身的一种……“回响”!
这“回响”微弱到几乎无法探测,却精准地指向了地球方向!仿佛沉睡的墓碑,被遥远时空中某个同源的存在(地球深处“心焰之种”因惰性能量引发的微弱悸动,或人类聆听其晶格歌谣产生的规则扰动)……轻轻地……唤醒了一丝残响!
紧接着,更加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在距离空间褶皱数万公里外的火星荒凉表面,一个早已被人类遗忘的角落——某个废弃的前哨站遗址深处,一台被沙尘掩埋了数十年的、依靠衰变同位素微弱供能的地震监测仪备用电池,其早已归零的读数表盘指针……极其诡异地……跳动了一下!仪器内部,一粒微尘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推移了微米!
与此同时。
希望城深空监测中心(仅维持被动接收模式)。
一台尘封的、用于接收深空探测器历史残留信号的旧式接收仪,其噪波屏上,突然跳出了一段极其短暂、完全不符合任何已知天体物理规律的……规则脉冲信号!信号源方向,赫然指向——火星!
值班员昏昏欲睡,扫了一眼屏幕,嘟囔道:“又是仪器噪波……”随手将这段异常数据归类为设备故障日志,淹没在浩如烟海的后台记录中。
火星的墓碑,在深空的死寂中,向地球方向,发出了一声无人接收的、跨越时空的微弱回响。而在这声回响的余波中,某些被遗忘在锈红色尘埃下的“零件”,似乎被这同源的规则涟漪,极其轻微地……触动了一下。深空与地核的阴影依旧笼罩,但在人类视线未及的远方,被遗忘的“墓碑”似乎正悄然发生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变化,为星火纪元的未来,埋下了更加深远的伏笔。
喜欢。
第303章 夹缝中的微光与远方的墓碑[2/2页]